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记忆力和其他认知功能持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
根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年报告”,全球每3秒新增一例痴呆患者,人数已达万,其中50-70%为AD患者。我国65岁以上AD患病人口已经超过万,预计到年患病人口将超过万,是世界上患病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AD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医疗、照料负担。因此,AD已成为影响公共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AD目前最为有效的诊疗方案。然而,大众甚至部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仍存在大量误区,这是导致我国AD就诊率低、诊断率低和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例:家住余杭的袁大妈今年72岁,一个月前开始性格变得固执,言语啰嗦,夜间入睡困难,有时会喃喃自语,讲话没有逻辑。家属认为其存在精神问题,医院精神科就诊,检查血液各项指标都正常,医生给予抗精神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患者今年2月6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神经内科邹小冬副主任医师经过详细的问诊发现患者记忆力下降已经1年了,家人一直认为是年纪大造成的,并没有引起重视。经过一系列量表测试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袁大妈为AD,于是,邹医师便给予了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1个月后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得到遏制,精神症状也明显改善。
提到AD,很多人都会将它与记忆力减退划等号。其实,这一疾病并不只是记忆力变差那么简单。目前对于AD较普遍存在的误区有以下几个:
误区一: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是正常现象,并不需要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加,正常大脑的老化会使老人记忆力和反应速度轻微下降,但对做过的事情的遗忘总是部分性的,经过提醒能够回忆,绝不会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而AD患者的遗忘是进行性恶化,经提醒也记不起发生过的事情。实际上AD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需要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