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又称自闭症(ASD),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它是一种先天精神疾患,和后天家庭教养无关。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典型孤独症,其核心症状就是所谓的“三联症”,主要体现为在社会性和交流能力、语言能力、仪式化的刻板行为三个方面同时都具有本质的缺损。
柯教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孤独症谱系障碍指南相关进展。
(1)在ASD的早期筛查方面,柯教授介绍了《年美国家庭医生ASD初级保健原则》,强调“社交里程碑的达到延迟”是ASD最早也是最具体的症状;年NICE指南关于ASD识别的建议;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法语行为学组织专家共识等内容。
(2)在ASD的评估与检查方面,柯教授分别介绍了年美国AACAP《儿童青少年ASD评估和治疗实践参考》关于评估部分的内容,各种评估工具的介绍和使用;年英国ASD指南;年FPA关于ASD共患病的识别等内容。
(3)在ASD的病因学方面,柯教授介绍了年美国AACAP关于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假说,遗传性因素等内容。
(4)在ASD的治疗方面,美国AACAP的治疗意见、美国儿科协会的非医学干预方法、美国FPA关于现有临床干预的询证评价、年澳大利亚弹性评估架构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等诸多内容,柯教授也一一作了介绍。
具体内容请看大会视频《柯晓燕:孤独症谱系障碍指南相关进展》。
发言人介绍
柯晓燕,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所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精神病学学组委员、秘书;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通讯编委等。
从事儿童精神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评估、诊断和综合干预,以及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诊断、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相关推荐:
3分钟解读世界精神卫生日ADHD柯晓燕:青少年抑郁的认知行为治疗柯晓燕:儿童青少年发育评定与相关临床检查进展LessandMore: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思考柯晓燕教授CSP专题发言
柯晓燕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选择性缄默大众科普--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3)
期待您在下面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