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落叶飘。“秋天”与“抑郁”常常相伴而生。中医学就认为,秋应于肺,在志为忧,这个时期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而一些老年人,由于过往的人生留下的创伤未能痊愈,在生物节律变换的秋天,就更加容易患上抑郁症。近期,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采访多位心理专家,了解到老年抑郁患者令人牵挂的精神境遇,希望能给人们以提醒, “疑病症”坑苦七旬老人
深秋的北国自然景观被染上些许金黄,人们都在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收获、温馨的时候,66岁的老王却站在家附近的河边呆呆发愣。有半年了,老王觉得自己肯定得胃癌了,经常反酸、没有胃口、胃区疼痛,半年的时间,做了四次胃镜,诊断不过是慢性胃炎。但他认为是现代科技还不足以发现早期胃癌,等胃镜能发现的时候,估计也活不几天了。后经人介绍,去心理门诊就医,被确诊为抑郁症。
专家解析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刘长辉副主任医师介绍,老年抑郁症很大一部分首发症状为疑病症状,即表现为以自主神经症状为主的躯体症状。曾有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抑郁症中,具有疑病症状者男病人为65.7%,女病人为62%,大约1/3的老年组病人以疑病为抑郁症的首发症状。疑病内容常涉及消化系统症状,尤其便秘、胃肠不适是此类病人最常见也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病人常以某一种不太严重的躯体疾病开始,抑郁、焦虑症状与日俱增、逐渐明晰。所以,对正常躯体功能的过度注意,对轻度疾病的过分反应,应该考虑到老年抑郁症的问题。
退休后担心连累家人
常常自责心烦不已
67岁的老刘近半年可谓好事连连,儿子30岁出头就提了副处级,儿媳给家里又添人丁,已经退休近10年的妻子最近每月又涨了近千元的工资。但他看不到这些好事,却开始纠结自己企业退休待遇不好,每每听到别人说企业的问题时自己就心烦不已。近三个月,老刘心烦越发明显,整日担心因为自己无能而拖累家人,反复责备自己因年轻时少不更事选错了工作,为此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去精神科就诊被确诊为激越性抑郁。
专家解析刘长辉介绍,激越性抑郁即焦虑激动性抑郁,最常见于老年人,发病平均年龄为51岁。焦虑激越往往是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的继发症状,也可能成为病人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焦虑恐惧、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大祸临头、搓手顿足、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夜晚失眠,或反复追念着以往不愉快的事,责备自己做错了事导致家人和其他人的不幸,对不起亲人,对环境中的一切事物均无兴趣。轻者喋喋不休诉其体验及“悲惨境遇”,寻求安全的人物或地点,重者有自杀倾向。
孙子上学离开自己
奶奶丢三落四魂不守舍
颜女士今年68岁,4年前开始承担起抚养孙子的重任,每日与小孙子形影不离。但是半年前孙子上小学,因为离奶奶家太远,妈妈就把孩子接回到自己身边。颜女士突然离开孙子,感觉整颗心都被掏空了,每日神不守舍,丢三落四,手里拿什么东西转眼就忘记放哪了。家人怀疑她得了老年痴呆,查了一圈也未见异常。来心理门诊后发现,颜女士患的是老年抑郁症性假性痴呆。经过药物治疗,症状明显好转。
专家解析抑郁症性假性痴呆即可逆性的认知功能障碍,虽然这种认知障碍经过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但必须注意,某些器质性的、不可逆性痴呆也可以抑郁为早期表现。其鉴别要点:1.假性痴呆,过去有情感障碍病史;2.假性痴呆起病相对急,发病前没有智力减退的证据;3.假性痴呆患者常有脑子迟钝、记忆力减退和主诉,并常为此而苦恼;4.进行精神状况检查时,假性痴呆病人常回答“不知道”,而老年痴呆病人的回答却往往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另外,CT、EEG和MRI检查,老年抑郁症病人多在正常范围。
浑身疼痛躺仨月
原来是躯体症状化抑郁
62岁的老李在床上躺三个月了,原因就是四肢关节胀痛,但检查后均未见异常。家人劝他既然检查没事,下地多走走,但他走不多远就会因为周身乏力、劳累重新回到床上躺着。年轻时以精力旺盛、能打硬仗闻名的老李觉得这样下去真是生不如死。一个偶然的机会,老李经朋友介绍,来到精神医学科咨询,经过仔细询问,他患的是隐匿性抑郁症。
专家解析隐匿性抑郁即躯体症状化抑郁。许多否认抑郁的老年病人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而情绪障碍很容易被家人所忽视,直到发现老人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时才到心理科就诊。因其抑郁症状为躯体症状所掩盖,故称为“隐匿性抑郁症”。诸多的躯体症状可表现为:疼痛综合征、胸部症状、消化系统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等。在这些症状中,以找不出器质性的头痛及其他躯体部位的疼痛为常见。此外,周身乏力、睡眠障碍也是常见症状。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有各种躯体诉述(尤其各种疼痛),查不出相应的阳性体征,或是有持续的疑病症状的老年患者,应考虑隐匿性抑郁症,进行抗抑郁剂治疗。如是此病,各种症状可较快消除。
“老顽童”突然变内向
唉声叹气不说话
何先生今年65岁,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开始入睡困难,早晨4点钟起床后呆呆发愣,每日面无表情、闷闷不乐、行动迟缓,走到哪里都给人以慢吞吞的感觉。妻子觉得老何变了一个人,因为以前的老何就像一个“老顽童”,对什么事都充满新鲜感,现在怎么一下变内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何几乎没有主动言语了,问他什么也久久不能作答。最后,在老伴的逼迫下,老何走进精神卫生中心。经过仔细检查,老何患的是抑郁症。突出特点是迟滞性抑郁。
专家解析刘长辉介绍,迟滞性抑郁即抑郁症的行为阻滞。通常是以随意运动缺乏和缓慢为特点,影响躯体及肢体活动,并发面部表情减少、言语阻滞。多数老年抑郁症患者表现为闷闷不乐、愁眉不展、兴趣索然、思维迟缓。对提问常不立即答复,屡问之,才以简短低弱的言语答复。思维内容贫乏。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缄默状态,行为迟缓。重则双目凝视,情感淡漠,无欲状,对外界动向无动于衷。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的生活比较枯燥乏味并且时常感到孤独,这时抑郁的情绪就会滋生。所以要想远离老年抑郁,专家给您支几招。
中国医院精神医学科朱刚主任医师介绍,首先老年人一定要性格完善,要尽量开朗、合群、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多参加集体活动,在生活中要尽量自立,不要过度依赖别人;其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多活动,天气好的时候多晒太阳,注意饮食均衡;第三,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当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治疗,保持身体良好的状态,抵抗不良情绪;第四,最好跟上时代的步伐,多接触新鲜事物,多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才不会有“与社会脱节”的不良感受;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家人的陪伴至关重要,子女应给予老人关心和慰藉,平时要多抽空与老人进行交流沟通,给他们以精神安慰,这对预防老年抑郁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刘长辉提醒,老年抑郁症,应该遵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原则。在治疗上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手段,目前临床治愈率可达到60%-70%左右,总有效率也在90%以上。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王禹哲
编辑:丁卉
小编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祝各位每一天都心怀美好,辽宁掌上健康愿陪你一路同行!感谢甲氧沙林片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