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对两种疾病进行区分前,我要说的是,无论是抑郁症还是精神分裂症,都是能够通过药物控制的,甚至会有很好的效果,这类病人治愈的不在少数,
关键是:早期,足量(个体化的最低有效剂量),足疗程。
也就是说尽早和家人沟通,尽早去精神科看医生,自己才能越早控制病情,减少痛苦。
抑郁症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状,是可以并发的。
但临床上往往有合理的区分:
首先对精神分裂症做简单的介绍吧
疾病分期
根据神经发育障碍假说,将精神分裂病程分为四个时期:
1.危险期:可以察觉的缺陷出现之前的时期。个体具有遗传易感素质和不良环境暴露史,一般没有或仅有轻度认知缺陷,可以通过个体的家族史以及遗传学相关事件来发现。2.前驱期:明显精神症状出现前期。个体可以表现认知、行为异常,社交缺陷,学业和社会功能的改变。通过前驱期症状定式晤谈问卷(SIPS)、认知评估及脑影像检查可以识别此类个体,可以提供认知训练、家庭支持和补充不饱和脂肪酸等干预措施。3.精神病期:表现明显的精神活动异常和急性的功能丧失。对此期患者可以提供药物和心理社会干预等手段。4.慢性残疾期:以慢性功能残疾、阴性症状、躯体并发症为特征,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封闭式住院照料。可以提供药物、心理社会干预及康复服务。
临床表现
不同个体、不同疾病类型、处于疾病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异。
一、前驱期症状:指在明显的精神症状出现前,患者出现的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在青少年中并不少见,但更多见于发病前。最常见的前驱期症状可以概括为:1.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2.认知改变:出现一些古怪或异常观念,学习或工作能力下降等。3.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4.行为改变:如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多疑敏感,社会功能水平下降等。5.躯体改变:睡眠和食欲改变,乏力,活动和动机下降等。由于此时的患者在其他方面基本保持正常,且常常对这些症状有较为合理化的解释,故处于疾病前驱期的这些表现常不为家人重视。二、显症期症状:大量的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于以下五个症状维度(亚症状群):幻觉、妄想症状群,阴性症状群,瓦解症状群,焦虑抑郁症状群及激越症状群。1.阳性症状:指异常心理过程的出现,普遍公认的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及紊乱的言语和行为(瓦解症状)。①: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均可出现,然后听幻觉最常见。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出来。②:妄想:绝大多数时候,妄想的荒谬性显而易见,但患者却坚信不疑。初期,部分患者对自己的某些明显不合常理的想法也许还会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与病态的信念融为一体,并受妄想的影响而做出某些反常的言行。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频率最高的精神症状之一,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临床上以被害、关系、嫉妒、钟情、非血统、宗.教和躯体妄想等多见。③:瓦解症状群:包括思维形式障碍、怪异行为、紧张症行为以及不适当的情感。语言形式的思维障碍定义为言语表达中明显的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量的紊乱,按严重程度可表现为病理性赘述、思维散漫、思维破裂及词的杂拌。其他常见的思维形式障碍有语词新作、模仿语言、重复语言、刻板言语、内向性思维、缄默症、思维中断(插入)、思维云集、思维被夺走、持续语言、逻辑倒错性思维、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等。行为症状可以表现为单调重复、杂乱无章或缺乏目的性的行为,可以是单个肢体的细微运动或涉及躯体和四肢的粗大动作,也可以表现为仪式化的行为(作态),但旁人无法理喻。比如患者表现扮鬼脸,幼稚愚蠢地傻笑或声调,脱衣、脱裤,模仿动作,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等。不适当的情感是指患者的情感表达与外界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表现为一点小事极端暴怒、高兴或焦虑,或表现情感倒错(高兴的事悲伤体验,悲伤的事愉快体验),或表现持续性的独自发笑,或表现幻想性质的狂喜狂悲、宗.教性的极乐状态等。2.阴性症状:指正常心理功能的缺失,涉及情感、社交及认知方面的缺陷。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组织的专家共识会建议以下五条为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条目:①:意志减退:患者从事有目的性的活动的意愿和动机减退或丧失。轻者表现为安于现状,无所事事,对前途无打算、无追求、不关心、个人卫生懒于料理。重者终日卧床少动,孤僻离群,行为被动,甚至个人生活不能自理,本能欲望也缺乏。②:快感缺乏:表现为持续存在的、不能从日常活动中发现和获得愉快感,尤其是对即将参与的活动缺乏期待快感。③:情感迟钝:表现为不能理解和识别别人的情感表露和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患者在情感的反应性、面部表情、眼神接触、体态语言、语音语调、亲情交流等方面均存在缺陷。④:社交退缩:包括对社会关系的冷淡和对社交兴趣的减退或缺乏。表现为少与家人与亲友交往,性兴趣下降,难以体会到亲情和友爱,不主动参与社交活动。⑤:言语贫乏:属于阴性的思维障碍,即言语的产生减少或缺乏。表现为言语交流减少,回答问题内容空洞、简单,严重者几乎没有自发言语。3.焦虑、抑郁症状: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疾病过程中会体验到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尤以疾病的早期和缓解后期多见,不过,临床医生和家庭成员常常被患者外显的精神病性症状所吸引而对此类症状重视不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可能属于疾病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继发于疾病的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担心。4.激越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①:攻击暴力:部分患者可表现激越,冲动控制能力减退及社交敏感性降低,严重者可出现冲动攻击与暴力行为。②:自杀。5.定向、记忆和智能: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时间、空间和人物一般能进行正确的定向,意识通常是清晰的,一般的记忆和智能没有明显的障碍。6.自知力:自知力缺乏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原因。
下面对抑郁症发作简要介绍
临床症状
抑郁发作,概括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三低”症状。
但这些重度抑郁发作时典型症状不一定出现在所有的抑郁障碍患者中。1.情绪低落:患者自觉情绪低沉、苦恼忧伤,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抑郁障碍患者常常自觉兴趣索然、痛苦难熬,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自称“高兴不起来”、“活着没意思”等,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典型病例常有晨重夜轻节律改变的特点,即情绪低落在早晨较为严重,而傍晚时可有所减轻,如出现则有助于诊断。2.抑郁性认知:常有“三无”症状,即无望、无助和无用。无望:想到将来,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失望,预见自己的将来要出现不幸,包括工作、财政、家庭、健康等,认为自己无出路。无助:在悲观失望的基础上,常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认知治疗是无用的。无用:认为自己生活的毫无价值,充满了失败,一无是处。觉得自己连累了家庭和社会,给别人带来的只有麻烦,不会对任何人有用。患者还可能出现自责自罪,对自己既往的一切轻微过失或错误痛加责备,或夸大自己的过失与错误,认为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甚至坚信自己犯了某种罪,应该受到惩罚,严重者达到罪恶妄想。自杀观念和行为:患者感到生活的一切,甚至生活本身没有意义,以为死是最好的归宿,但同时又想到自己的家庭离不开自己,或自己的离开会使亲人感到伤心、难受或觉得世上还有值得留恋的东西,下不了死的决心,这种症状称为自杀观念。部分严重的抑郁障碍患者会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或“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可有自杀计划和行动,反复寻求自杀。自杀行为是严重抑郁的一个标志。3.兴趣缺乏4.快感缺失5.思维迟缓6.意志活动减退7.精神运动性改变:①焦虑②运动性迟滞或激越8.生物学症状①: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个小时,早醒后不能再入睡,并发愁一天怎么熬过去,想许多不愉快的事,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辗转反侧,即使睡着了也感到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②:食欲下降、性欲减退:有些抑郁障碍患者可表现为食欲异常增加等情况。③:精力缺失:常感精力不足,体力耗竭,能力下降。④:其他躯体不适:在抑郁发作时很常见。主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尿频、尿急、便秘、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9.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可在一段时期出现幻觉和妄想。内容可与抑郁心境相协调,如罪恶妄想,伴嘲弄性或谴责性的幻听;也可与抑郁心境不协调,如关系、贫穷、被害妄想,没有情感色彩的幻听等。
以上可以看出来,
无论是抑郁障碍还是精神分裂症,在临床表现上都有相同部分,作为参考文章以便我们有正确的认知。
具体诊断为何种疾病,还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药物效果具体分析。
期待和你的每一次相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