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提高学生

提高学生的开口率让学生开口说话是个问题。因为这门课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多说,加上我自己本身嗓子的问题.连着吼两个小时,特别是在大教室上课的时候,确实吃不消,所以我也想尽办法让自己少说话,让学生多说话。我的原则就是我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能让学生说话就让学生说话,甚至有时候学生提些问题,我就问学生谁知道如何解释,让他们自己给自己解释,不过解释时不准说意大利语,一个学生解释不清就再请另一个学生帮忙解释。当然,让学生解释的一般都是不太难的问题,比如“真实”和“形象”的区别,很多学生都已经懂了,所以他们大概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此外,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课后练习,我都让学生读出、说出完整的句子,只要不是新课,回答课文的问题时就不准他们看书,尽量让他们自己回答,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我再提示一些关键字和关键词。我也发现,有几个学生的口语不太好,几乎很少会主动开口说话。如果问题较难,要求学生形成“自己的表达,他们就很难说出完整的句子。所以我会有意识地把读课文和回答课本上的简单问题的任务分配给这些学生,我希望以此让他们将开口说话看作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好在他们对读课文、回答问题不抗拒,这个也算是意大利学生的特点,他们一般不会害羞,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在如何培养这些学生说出“自己的话的问题上,我还是停滞不前,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我之前上过的课都是综合课,几乎从来没上过口语课,所以在这方面真的经验不多。不过,也许在这个学期新加的两节口语课上,我应该抓住机会认真研究一下。比如第17课《无事不登三宝殿》,课文都是对话,而且包含很多中国的熟语,非常有趣味性。处理完课文后,我将课文分成五个部分,每部分先请学生分角色读,然后我提出问题让其他学生回答。然后我把对话体的课文改成叙述体文章,让他们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完成填空,最后要求两到三个学生一组进行对话练习,要求他们在对话中加入自己的话,不能背课文。我用‘读课文一回答问题一完成填空一对话练习四个步骤带领学生熟悉了课文,总共大概花了分钟的时间,这种教学安排可以让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也能让全班二十几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因为我把课文分成了五个部分进行,所以差不多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五次表达的机会,这样下来每个人都练到了整篇课文,而不是课文的某一部分。(许舒焙)本案例描述了新手教师经常会遇到的一种困境:一些语言水平较低或者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沉默,不愿意开口说话,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不够。大部分学者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害羞、缄默的现象与情感焦虑或者传统文化有关,也有研究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技巧,比如等待时间、对学生话语的不理解等也有可能造成学生的课堂沉默。从经验的角度岀发,很多学生沉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欠佳。本案例中谈及的是意大利学生,尽管这些学生是汉语专业的研究生,但仍然“很难说出完整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学生之前的汉语课可能是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其实,学生开口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性格内向或情感焦虑,但根本原因还是其自身语言能力的不足。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就要对症下药。本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读课文一回答问题一完成填空一对话练习”四个步骤给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提供了说话的机会,这是值得新手教师借鉴的。要提高学生的开口率,除了精心备课,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外,还需要适当降低任务难度。为了降低任务难度,我们不妨把任务分为几个阶段:1.任务前阶段。此阶段教师要针对课文的主题设计问题,在集体或分组讨论之后,由教师做总结;也可以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说岀自己的答案;同时教师要导入新的语言知识,如生词、语法点等,以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2.任务执行阶段。此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略读课文等方式找到答案,接着学生需要细读课文,提炼观点,对整篇文章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创设真实的情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完成任务。3.任务后阶段。此阶段是抽查表演、集体点评阶段。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抽查、点评,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指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纠错时避免具体到人。总之,只要把任务的要求置于学生能力能够达到的高度,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zl/95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