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支广告来自于台湾人寿,导演是台湾金牌广告导演罗景壬。
广告取材于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台湾梦儿少社区陪伴扎根计划」,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
《第三个愿望》
▼
[时长:10分17秒]
故事的主角小薇是一个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女孩,在学校里,她从来不和别人交流。
陪伴教室里的陈老师不断尝试着了解和她交流,了解她的内心世界。
后来在家访中,陈老师了解到,小薇的妈妈在火葬场工作,小薇从小就在火葬场长大。
而小薇的爸爸,患有口腔癌,不能工作,小薇在晚上就会回家照顾爸爸。
知道了这些的陈老师告诉小薇要多和爸爸多说说话,却得知了原来小薇不和别人说话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陪伴因为口腔癌而无法说话的爸爸。
不想让“爸爸一个人”而决定与爸爸一起“沉默”。
了解到问题的关键是爸爸之后,陈老师与爸爸沟通,终于在老师和家长的努力下,小薇终于找回了小孩子应有的童年生活。
台湾人寿通过这则感人的广告希望向外界传达“为下一代,着想未来”的品牌主张。
广告的导演罗景壬在采访中说道:
如果我们拍这个故事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就是在于它再一次提醒我们对等的重要。
“你要相信,你必须要透过对等的方式才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透过真实的努力,才有办法发生真正的交流,有真正的交流你才有机会真正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你能够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你才有可能真正的提供什么改变。”
而这也正是这支广告想要传达的一个主要的理念:比起怜悯或同情,平等的理解更加重要。
同时说到这支广告的导演罗景壬,很多读者应该会很熟悉,作为华语圈中最会讲故事的导演之一,台湾几乎一半以上获国际奖项和广受好评的作品都是他拍的。
之前感动很多人的广告《女儿的小情歌》便是出自罗景壬之手,讲述了一个父亲是如何温暖地守护自己患有听力障碍的女儿的故事。
这则广告还在纽约国际广告奖中获得了银奖。
《女儿的小情歌》
▼
同样温馨感人的,还有为金士顿拍摄的《记忆月台》,这支广告同样是改编自真实故事:老人数年如一日地前往一个地铁站,只为了能够在广播中听到已经去世的丈夫的声音。
风格和上面的两支有点像,缓缓的叙事当中似乎总蕴含着某种巨大的力量,在不动声色中催人泪下。
《记忆月台》
▼
(长按识别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