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箱庭疗法)简介
沙盘游戏(箱庭疗法),是来访者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摆放沙箱制作作品的过程。是一种从人的心理深层面来促进人格改变的心理治疗方法。
沙盘游戏(箱庭疗法)起源于英国伦敦小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年创立的用于儿童心理治疗的“世界技法”。年,瑞士的心理治疗家卡尔夫发展此理论,命名为“沙盘游戏”。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师从卡尔夫后,结合东方思想,在日本命名为“箱庭疗法”。因此,沙盘游戏(箱庭疗法)从产生至今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因非常成熟有效而成为目前盛行全球的少有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年,北师大张日昇教授与日本河合隼雄将此技术引进我国,主要应用于教育咨询和临床咨询,十年来取得良好效果,我院心理咨询主任有幸向张日昇教授学习沙盘游戏(箱庭疗法),并将此技法引进长汀县妇幼保健院。
与其它心理咨询方法相比较,沙盘游戏(箱庭疗法)给予来访者更多的是非言语性的支持,更易深入来访者的无意识,更能洞察来访者的心灵轨迹。在沙箱中来访者其深层次人格得以表现。来访者释放内在情绪,了解自我,提升自我,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达到人格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中国人受东方文化熏陶,内向、含蓄和不善于表达内心感受的人格特征更易于接受沙盘游戏这种非语言的咨询方式。
沙盘游戏(箱庭疗法)最初用于儿童的心理治疗,目前已不再局限于儿童,而是广泛应用于青少年和成人心理咨询中,并且从治疗功能扩展应用到非临床人群,如在学校、企业和团队的组织管理中,特别是对普通人群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对儿童来说,语言只是一种有限的交流工具,它并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在沙盘(箱庭)中,对玩具的选择则为他们提供了表达各种情感和心理状态,发展积极的自我形象、自我理解和自我控制的机会,有利于儿童内心情感的外化,儿童在游戏中得到轻松、愉悦、休息和享受,系列的沙盘游戏(箱庭疗法)能促进儿童的身体、社会、情感和学业能力的发展,能提高注意力和阅读能力,缓解各类焦虑情绪。
对成年人来说,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之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目标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取内省的方式来对待危机和创伤。内省意味着一种成长,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对自己最了解又最不了解,沙盘(箱庭)游戏则是通往人的内心世界之路,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它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成长,人格更加完善成熟。
一、沙盘游戏(箱庭疗法)可用于儿童成人
(一)儿童(4-16岁)
1、对自闭症、多动症、注意力缺陷、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焦虑、情感障碍、社交困惑、遗尿症、躯体化、学习困难、阅读障碍、言语发展障碍、厌学、沉默、攻击性行为、游戏成瘾等心理障碍的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同时为言语能力尚未充分发展的儿童提供心理辅导。
2、对于一般性的儿童问题都能加以治疗,以下五种情况的个体尤其有效:
(1)喜爱争夺控制权。如容易暴怒,与老师、家长对抗,大发雷霆等;
(2)创伤性事件。如父母离异,朋友、宠物、亲人的死亡,性虐待等;
(3)自卑。如容易灰心丧气,学习不努力,不断自我否定,贬低自己;
(4)人际交往问题。例如与父母老师的冲突,与同学们关系不佳等;
(5)缺乏社会技能。例如很难结交朋友,友情维持困难等。
(二)成人(16岁以上)
1、适合抑郁、焦虑、恐惧、自卑、强迫、行为问题等心理障碍的心理辅导,特别是情感问题的咨询。
2、可以指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有效地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等。
二、沙盘游戏(箱庭疗法)可以个体单独进行,也可以由家庭或其它形成的团体一起完成。
(一)个体沙盘游戏(箱庭疗法)可以深入展示个人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与潜意识对话,了解自己的深层次需要。
(二)家庭沙盘游戏(箱庭疗法)可以恋人、夫妻一起做,也可以带孩子全家一起做,能有效地改善家庭成员关系,呈现成员的无意识反馈,促进人员间深层次的心灵沟通,尤其是对培养孩子良好性格,习惯有积极作用。
(三)某一特定团体进行沙盘游戏。比如:学生、教师、医疗人员、病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公务员等,可以促进团队精神的升华,提升团队凝聚力,培养协作性人才,发现团队中的共性,加强成员间的精神交流,改善团队气氛。
长汀妇幼儿童心理辅导室
游霞: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福建省心理学会会员、龙岩市心理学会会员,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多年。
年参加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国家心理学咨询师培训学习后,专注于个案咨询,擅于解决与疏导青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发育性问题、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擅长箱庭疗法、EFT情绪释放技术、认知行为疗法等。
服务理念是“我为你导航、你负责飞翔!”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发育性问题、行为问题、情绪问题。1、发育性问题:智力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发育障碍、运动发育障碍。2、行为问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攻击性行为、暴怒发作、夹腿综合征、抽动障碍。3、情绪问题:恐怖症、儿童强迫症、儿童焦虑症、儿童抑郁症、选择性缄默症。
心理咨询联系(游主任)
儿保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