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康复bull新闻康复医学科系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大雪节气,上海迎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天气骤冷,医院康复医学科系列科研讲座仍于12月10日晚上五点准时开始。本次讲座是由吴军发副主任医师给我们带来的《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康复医师?》。

吴军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言语语言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意识障碍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运用脑损伤后功能重建理论为脑损伤后严重意识障碍(植物状态、微弱意识状态、意志缺乏症、缄默状态等)、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及认知障碍患者提供个体化、精细化的康复治疗,同时能熟练地将肉毒毒素注射、经颅磁刺激等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脑损伤的康复治疗。主持上海市科委科研课题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参编《重症康复医学:重症监护后遗留问题及康复治疗》、《颅脑损伤康复》等康复医学专著23本;获得国家、省部及市区级奖项共6项。

图1吴军发副主任医师讲座中

讲座伊始,吴军发副主任医师首先定位了康复医学科医生的职责和角色,介绍康复医学是一门主要着眼于治疗因神经、肌肉、骨骼等方面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科学,作为康复医学科医生、康复团队的领导者,应做到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兼修,不能有所偏颇。在科室中,康复医生和治疗师是一个团队,一定要处理好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彼此尊重、彼此平衡、彼此成就”。同时,吴军发副主任医师强调了良好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提到医生要善于从患者身上总结诊疗经验、挖掘科研思路。他还指出“服务好患者”的内涵,最重要的是要帮助患者解决诊疗过程中的困难,对患者的诊疗疑惑及时反馈,才能最终取得患者的信任;各级医师均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病患。

然后,吴军发副主任医师介绍了自己十余年来从事神经康复专业的心得体会。他认为成为优秀神经康复医生的关键要素是勤奋和善于思考,要做到以下四点:①对疾病发生机制要十分熟悉;②对疾病的临床鉴别要很有经验;③对不同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规律要很清楚;④在康复治疗上要敢于创新。

接下来,吴军发副主任医师跟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的临床科研经历,就“神经康复医生要不要做科研,如何做?”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并分享了自己写第一篇SCI文章(关于岛盖综合征)的历程,用自身经验说明了从诊疗过程中挖掘临床科研思路的重要性。他认为科研方向要尽可能来源于临床实践,在科研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不断积累和融汇,才能有新的收获和成长。

随后,吴军发副主任医师谈了神经康复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神经康复医学将来注定会在高科技化、临床路径科学化这两条道路上突飞猛进,意识、认知及言语等功能障碍的康复将是未来神经康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吴军发副主任医师还和大家分享了一些让他记忆深刻的病例,提醒大家在临床实践中要谨防各种疏忽和意外,对医疗工作要有敬畏之心。

听了讲座,学员们表示收获颇多,纷纷向吴军发副主任医师提出了自己在临床和科研中的问题和疑惑,吴军发副主任医师耐心地进行了解答。

图2各位进修医生向吴军发副主任医师提问

本次科研讲座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贴近临床,为科室的低年资医师和治疗师如何做好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提供了经验和思路,同时也展示了华山康复人对临床和科研工作的热爱!

科室吴毅主任和朱玉连副主任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后,依然冒着寒风,准时出席了本次科研讲座。听完讲座,吴毅主任鼓励科室医生和治疗师从本次讲座中汲取经验,做好临床和科研工作,善于从病人身上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努力把华山康复越做越好。朱玉连副主任提出住院医生要和治疗师多加沟通,尽可能参与到治疗过程,要清楚病人的治疗内容和治疗效果。

图3朱玉连副主任作精彩总结

图4吴毅主任作最终点评

图5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王亚平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住院医师,硕士,研究方向:脑形态功能图像的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及应用。









































白癜风那里能治好
白癜风得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zl/49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