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神通.道济禅师是一位有大神通的圣人,想使一切人生正信心,所以常常显示不可思议的事情。他饮酒吃肉,是为了掩盖他圣人的德行,目的是使愚痴的人看到他颠狂不规矩的样子,因此就不太相信了,否则他便不能在世间住了。凡是佛菩萨现身,如果示现的是凡夫,就会以道德教化人,绝对不会显现他的神通。如果显示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了。只有表现出颠狂的圣人,显示神通也是可以的,并不是说修行人都应该饮酒吃肉。世间的善人,尚且不饮酒吃肉,何况作为佛弟子,还要教化众生,而自己还不能做到依教奉行,那么不但不能令人相信,反而使人退失信心,所以饮酒吃肉不可学。他吃了死的,能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连原样的肉都不能吐出,怎么可以学他吃肉呢?他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把无数的大木头从井里运来。你喝了酒,连井水都运不出来,怎么可以学他喝酒呢?《济公传》有好几种,只有《醉菩提》最好。最近流通的听说有八个版本。大多是后人敷衍出来的故事。《醉菩提》这本书文质兼美,里面所记叙的事,都是当时确实发生的。世人不知真相,不是妄加模仿,就是妄加毁谤。妄加模仿的人决定要下地狱。妄加毁谤的人,是用凡夫的知见,揣度神通圣人的意图,也有罪过。不过比起妄加模仿的人,罪过轻多了。我们见到他不可思议的事,应该心生敬重信任。见到他饮酒吃肉的事,绝对不要学,就会得到利益而不受伤害了。九五
.人能弘扬道的作用,而道不能自己来帮助人。世间的混乱,是因为众生同分恶业所招感的结果,那些各种各样邪僻的说法也是这样。世风的变化,最初都是从一两个人开始,治乱邪正,都是如此。怎么可以不从人力转变的地方讲,而专门指望佛菩萨显神通变化呢?佛菩萨不是不能显示神通变化,无奈众生的业力太重,也无可奈何。好比浓云厚雾,天地间一片迷茫,不见天日,就可以说天上的太阳没有了吗?而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僧与佛、法,合名为三宝,之所以这样称呼,因为人通过修行,能彻悟人生真谛,故能与天地合二为一,弘扬法理道德的义理。你现在一心想抛弃人的努力,而借助佛菩萨天地的力量,这能说是知晓大道的人吗?如今是大乱的世道,大悲菩萨示现救护,也只能救有缘的众生。因为大乱属同业招感的果报,而与菩萨宿世的因,现前的缘属个人的别业,有感招菩萨救度的别业,就能蒙菩萨加被救护,怎么可以一概而论呢?菩萨逆顺方便,救护众生的事业,不是死执知见的人能够知道的。现为你举一个例子,就可以明白,不要说是菩萨,就是真正的怨家,也可以作为我们入道成佛的开始。佛以八苦为师,成无上道,所以苦是成佛的根本。佛又让他的弟子们,一开始修不净观,观之久久,就可以断惑证真,证成阿罗汉,这样的不净又成为了清净的根本。北俱卢洲的人们,生活没有一点苦,所以不能入道,南阎浮提众生苦事很多,所以能够入佛道了脱生死,不计其数。假如世间没有了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人们就会在安逸享乐中醉生梦死,谁还肯发出世之心,以求了脱生死呢?至于说“拥强兵,踞高位,作种种苦恼众生事的人,或许也有大悲示现的菩萨吧”。这个道理只能和通人说,不可和无知无识的人讲。如果是通人,就算他是真的恶魔,也可以得到大的利益。无知无识的人如果听到了这个道理,不但不知道发心去修行,反而会去毁谤佛法。那些权巧好比小孩子不肯吃药,把药涂在乳房上,他不想吃也要吃。你想作通人大力宣扬这种善巧,那么对别人的危害大于利益。还是闭口,不要妄说了。佛菩萨的境界,哪里是凡夫所能明白的呢。九八
论秘传.当今各种外道,没有不用秘传引诱无知的人加入他们的教会。当人发愿加入时,必须发誓,以后如果反对它,就会得到什么什么样的恶报。其实这多数都是骗人的做法。可是因为发誓的缘故,即使有人知道它是邪法,也不敢有一点违背或揭发。外道秘传发誓的方法对于人的迷惑太深,对人加控制太牢固了。我佛没有秘传的教法,一个人听法这么说,万人一齐听法也这么说。关上门,堵上窗户,外面再派人巡逻,只许一个人入内,而且小声说话不能让外面人听到,这样做怎么会有光明正大的事呢?希望诸位都能明白其中的害处,所以简略地为大家说说。
.如果有暗地里口传心授的妙诀,那就是邪魔外道的法,不是佛法。四四
论扶乩.乩坛所说,大多属于灵鬼依托当事人的智识而作。如果说世间道理,那么说对的还比较多。如果说佛法,就不是他自己所能知道的,就妄造谣言。二六
.扶乩,多数是灵鬼假冒仙佛神圣。能力较为下劣的鬼,或许没有这种神通力。那些能力较优秀的灵鬼,则能知道人的心念,所以能借助人的聪明智识去降坛书写问对。纪晓岚说:“扶乩多半由灵鬼假托。我曾经和名为坦然的兄长扶乩,我能作诗而不能书写,我扶的时候则乩文诗词敏捷,但是书法潦草;坦然兄长扶战时,诗词庸常,但是书法遒劲。当问到古人及他们事情的奥妙诀窍之事,乩仙就会说时代太久远,想不起来啦,所以我知道临坛者绝对不是真正的佛菩萨。”然而这种灵鬼,只能借助人们当下的心念来用。在八识田中有,而在现存知见中没有的,或者这种义理不是他自己能知道的,便不能回答人们了。这种灵通的道力离业尽情空的他心通,实在有天渊之别。但两者的气分相似。我又恐怕你被乩教所迷惑,所以不得不引用他人的事理来说明这个道理。四二 译者按:扶乩,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
.近来上海乩坛大开,它所开示的改过从善、小轮回、小因果等,都对世道人心大有好处。至于说天、说佛法的方面,简直是在胡说了。我们身为佛弟子,不可排斥这种方法,因为它有劝人行善的一面。但也不可附会赞同这种方法,因为它所说的佛法,都是臆想杜撰出来的,怕它有毁坏佛法,贻误众生的罪过。四二
论炼丹.佛法只教人止恶修善,明心见性,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一部大藏经,绝对没有一个字教人运气炼丹,求成仙升天,长生不老的。民国初年有一位魔子柳华阳写了一本《慧命经》,书里都引用了佛经祖师的话语,来证明炼丹之法。挽引正法作邪法的证明,实在用邪法毁谤正法。没有择法眼的人,看到他的邪说,就认为是真实的,永远失掉了正见。所说的话、所修的法,都是破坏佛法。而依然大肆宣扬,以为自己得到真理,说我有幸遇到真乘,得闻正法。所谓认贼为子,煮砂作饭,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可不是悲哀吗?炼丹运气这个法,不是没有利益。但只可以延年益寿,功夫到极致能成仙升天。尚且不是道教老子的真传,何况是佛法的正道呢?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如果能够领会这些话,就不会被他们迷惑。兼带能够熟读《安士全书》、《居士传》、《三教平心论》、《释氏稽古略》等书。那么如同明镜当台,美丑自然能够分辨出来。又如洪炉验炼金子,是真是伪立刻判定。五七
.我私自以为释、道本源是一致,并无两样。但它们的末流支派,确实有天渊之别。佛教教人,最初先修四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知道身、受、心、法都是虚幻、苦、空、无常、无我、不净,真如妙性自然会显现出来。道教约原初正传,也不是为了炼丹,求长生作为要务。后世凡依正传道教修行的,也都是以此为正宗。佛教博大精深、无所不包。不但将身、心、性、命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全尽无余,即使小到世俗伦理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丝毫的善事都不曾遗漏。唯独对于炼丹运气等术,绝对没有一个字提及,而且深深地以此为戒。因为前者旨在使人明白身心虚幻不实,而后者令人保全身心以为是真实不虚。这里指的心是指随缘生灭的心,不是本有的真心。炼丹这种方法,不是完全没有利益,只可延年益寿,最高境界是使人成仙升天。如果说到了脱生死,那就是说梦话了。七五
论事须适宜.念佛这件事,应当随各人的方便量力而行,出声、默念,大声、小声都是可以的。怎么能一直大声念,而使自己伤气受病呢?然而你的大病虽然由伤气而引起,实在是无量劫以来的业力显现的。因为你精进念佛的缘故,将未来受报转化为现在受报,将重报转化为轻报。就这一场病,不知道消了多少劫数三途恶道的罪过呢。佛的力量是不可思议,佛的恩德难以报答,应当在心中生起大庆幸心,大惭愧心,生大净信心。用净土这一法门,一方面自己修行,一方面教化他人。使家中眷属,与一切有缘人,同生西方。就可以不辜负生了这场病,当成佛在现身说法。八四
.学佛必须专心于自己了脱生死为要事,然而也要随分随力地作功德。如果有大力量的人,才能彻底放下五蕴不实的身心,彻底提起救度众生的事业。中下根器的人,因为无所作为,已经养成了懒惰懈怠的习气。自利的修持尚且不能认真,利人更是置之度外,流入了杨朱“为利他人一根汗毛也不肯拔”的弊端。所以必须将自利利他的二法互相辅助而行,但要专注于自利一边。二林所说的话也不要误会。误会则得罪二林不小。二林的意思是要专注于自利,并非随分随力教人修习净土法门全废也,利人的事业,只有大菩萨才能担当得起。菩萨以下,谁敢说这样的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地做利人的事,才符合修行自利的方法。因为修行法门有六度万行的缘故。自己还未曾度脱,利人仍然属于自利。但不可专门在外边的事迹上做文章。八
.真心办道的人,哪里还有时间料理世间俗事,但是如果暂时还没斩断万缘,通身放下俗务,也不妨碍兼带培植心地,以挽救证取一半的道业。十五
.念佛虽然贵在至诚,保持场地清洁,然而病人做不到清洁,他只要心存至诚,默念或出声念,功德是一样。因为佛无比慈悲,如同父母在儿女生病痛苦的时候,就不会用平常的礼仪责怪孩子,反而为孩子抚摩身体,清洗污秽。如果儿女病好之后,还让父母像他生病时一样来伺候自己,那就要被雷打。六八
.人身处在世间待人,对待居心贤良或愚昧的人,都要恭敬,不可用傲慢的态度。行事则要亲近贤人远离愚人,选取优良去除劣等。这样才可以避免互相杂染的弊端,以及贻误事业的罪过。天下的事,理论上有固定的道理,做法上却没有固定的方法。若不因酌情行事而作定夺,如同执着一成不变的死方子去医治变化莫测的病症,那么被医活的人少,而医死的人就多了。只要情与理相合,法与事相契,就是正确的。六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道理。当我们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必须遵守一定的道理,采用与时代相适宜的方法。理论与权巧相互契合,法与道相符合,事情就能成功。十二
.佛法因人异而施设,万万不能执着通途法门的教理及修持,而与众生的根基相违背,从而断送众生当生就能了脱生死的殊胜利益。应该就现代人自我衡量根性,而选择相应的修持法门。二一
.火葬这种方法,唐宋佛法极盛的时候,在家人大多采用。然而也应按照当地埋葬的风俗,恐怕执着拘泥于风欲的人妄加生起不必要的议论。其实还是烧掉尸体容易泯灭掉,停过七七日,即四十天烧更加妥当。用埋葬入土的方法,时间久了,导致尸骨暴露在外。守丧三年,不作礼乐,本来就是应该遵守的。前清时期文官必须辞官守丧,武官不必辞官,因为军事方面的事不能有丝毫松懈,所以不作规定。今则废除伦理,做不孝顺的事,纷纷而起,守丧的制度期限,更是不足挂齿了?我们应当依照古人的礼节,斟酌着行事,既不可完全改变,也不必过于拘泥细节。六一
.莲社刚刚成立,必须要有一定的规矩。女人想入社,断断不可以。千万不要仿效其它地方散漫没有约束,以至于一法才建立,各种弊端都产生出来了。以上陈述至关重要。二四
.我认为现在的世道人心,已经沉沦到了极点。再加上国家的费用空乏,赋税比以前重了几倍。物价上涨,民不聊生。天灾频繁降临,人祸接连不断。正值这种危及关头,想要弘扬法道,只可普遍与来的人,指明学佛的首要的义理。对于做父亲的人讲说慈爱的道理,对儿子讲孝道,兄友弟恭,夫倡妇随,各人尽好自己的本分事,为学佛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再加上心怀至诚恭敬,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作人的礼仪规范。明白因果的道理,希望脱离轮回的痛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纵然天资再高,也应当依照这些道理去作。在有余力的时候,不妨研究一切经论。使他在自己家中,随分修持佛法。就不须建设高广的房屋堂宇,招募人员,设立岗位,彼此往来,耗费很多时间,耽误本职事务。这确实是现在弘扬佛法,将计就计最高超的一着。四二
.想求往生,就要放下这个世间的种种,也要放下过分的狂妄心。如同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这必须自己是菩萨才能做到。如果自己还是凡夫,便想担任这样的重任,不但不能度人,而且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皆有这个毛病,还说这是菩提心。要知道这种菩提心如果先求往生,就有益处。如果不求往生,必须是菩萨才可以,否则为害不浅。过分的狂妄心是真修行者的一大障碍,不能不知道。
.处在现在混乱的世道,正应当提倡因果报应以及净土法门,才能收到真实的利益。那些好高骛远的人,唯恐一提倡以上道理,便降低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所以宁可不让别人会,也决不肯降低门风。试问他在调养生命的这些外物上,是否能拘泥于一种方法,而不求变通吗?夏天穿葛衣,冬天穿皮衣,渴了喝水,饿了吃饭,他在一天的生活中,尚且知道要合于时宜。为什么在弘法上,他的智慧反不如养生的技巧呢,难道他真的为了利益大众吗?
.创立莲社,场地及摆设必须清净香洁。主人必须恭敬至诚,对人不可傲慢,也不可流露出自以为对别人有恩德的神色,凡是来的人都要温和恭敬谦逊地对待。在还没有开始念佛和念佛完毕后,都不要谈论家常事。如果有必要谈的要义可以谈,否则就各自回家。年纪太轻的人只可以在自己家里念。如果常来,路近的可以,路远的怕有意外的事发生,一定要谨慎。这不过是为地方作一个提倡而已,还是要以专心在家里念佛为要务。
.学佛的人,要先从知因果、慎独方面入手。如果能做到独自一人,依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那么邪念自然消除,怎么还有不如法的地方呢?如果有,要果断地断掉它,才是真实修行。否则学问与言行不相附合,所说的知见越高,表现出来的行为越差,这是当今学佛人中自称通家的贴骨大疮。如果能以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为目标,就会学到一分,便得到一分真实的利益。
论富强.中国的贫弱,是由于不依礼义,如果依礼义,怎么会贫弱呢?试问贫弱的原因,哪一条不是因为贪赃受贿使外人得利呢?你没有认清病的根源,就说药不见效,怎么能说有智慧呢?外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国小,不同心协力就不能自立于世界。中国人则各怀异心,纵然有同心者,外人用贿赂引诱他,他马上就会随着贿赂所转。不但不顾国与民,连自身都不顾了。还说这是奉行礼义的过失,这怎么可以呢?从前林则徐抵抗外来侵略就是证明。以后大大小小的事,哪一件不是中国代为周旋令成乎?中国人多半都属亡八字的命,所以才使外国如此强大,中国如此贫弱。假使中国人都能够守礼仪道义,那么外国没有利益的货物将无处可销,中国一年当中就可以保全几千亿的金钱了。中国人的下作,真是到了极点。孟子说:“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的人,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中。只有那些孤臣和孽子,他们持有警惧不安的心理,考虑忧患很深远,所以通达事理。”你虽然读书阅世,却不知道读书阅世之道,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问题。为挽救当今世道的大计,应当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以及改恶修善、信愿往生,这才是挽回当前战乱的劫运、救国救民的首要方法。至于谈玄说妙,都在其次。然而想救世,如果不自己亲自去实践,断然没有实际效果。由自身推及到家庭成员,由家庭推及到乡邑,由乡邑推及到整个国家的人。这样的风气果然能够倡导实行,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否则就是做梦也难收效啊。九八
.近来掌权做大事的人,多半少年得志,轻率地以标新立异,学习西洋文化当成正确的事情。在他们眼中尧舜周公孔子,都不值得效法。他们不得志的时候,就成为狂妄自大,顽固不服从教化的人。一旦得志,就成了误国害民的人士。所以导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地发生,国运危急,民不聊生。所贵的是学佛的人,要对治习气,改过迁善。如果没事的时候尽管学佛,有事降临时便将学习佛法中关于对治习气的教义置于度外,那么学佛就成了空名,不会有任何实际的利益。
●以下论神通 .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若显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唯现作颠狂者,显则无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饮酒食肉也。世间善人,尚不饮酒食肉。况为佛弟子,要教化众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则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饮酒食肉不可学。彼吃了死的,会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样的肉,何可学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将无数大木,从井里运来。汝喝了酒,把井水也运不出来,何可学他?《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义均好,所叙之事,乃当日实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学,便是妄毁。妄学,则决定要堕地狱。妄毁,则是以凡夫知见,测度神通圣人,亦属罪过,比之学者,尚轻之多多矣。见其不可思议处,当生敬信。见其饮酒食肉处,绝不肯学,则得益不受损矣。九五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世间之乱,乃众生同分恶业所感,彼邪僻诸说亦然。世风之变,最初皆一二人为之发起,治乱邪正,无不皆然。何可不于人力转变处讲,而专归于佛菩萨显神变乎?佛菩萨非不能显神变,奈众生业重,亦无如之何。譬如浓云厚雾,渺不见夫天日,将谓天日已无有乎?而人与天、地,称为三才,僧与佛、法,名为三宝,其如此称者,以参赞化育,宏扬法道之义而名之。汝专欲弃人力,而任佛菩萨天地之力,是尚可谓知道者乎?大乱之世,大悲菩萨示现救护,亦救其有缘耳。以乱乃同业,其宿因现缘乃别业,有感菩萨之别业,则蒙菩萨加被救护,何可笼统而论。菩萨逆顺方便,救护众生之事,非胶知板见者所能知。今为汝说一例,由此而推,勿道是菩萨,即真怨家,亦好作入道成佛之基。诸佛以八苦为师,成无上道,是苦为成佛之本。又佛令弟子,最初即修不净观,观之久久,即可断惑证真,成阿罗汉,则不净又为清净之本。北俱卢洲之人,了无有苦,故不能入道。南阎浮提苦事甚多,故入佛道以了生死者,莫能穷数。使世间绝无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则人各醉生梦死于逸乐中,谁肯发出世心,以求了生死乎?至谓“拥强兵,踞高位,作种种苦恼众生事者,或亦有大悲示现者欤”。此义唯可与通人言,不可与无知无识者道。若是通人,即真恶魔,亦可得益。无知无识者若知此义,则不知发心修行,反去毁谤佛法。譬如用药,小儿不肯吃药,涂之于乳,则不吃而吃矣。汝欲作通人大张此义,则害人处多,而利人处少矣。且祈缄默,勿妄谈说。佛菩萨之境界,非凡夫所能测度。九八
●以下论秘传 .今之各外道,无不以秘传引动无知者入彼教中。将愿入时,必须发誓,以后若反其教,则得如何如何之恶报。实则多多都是骗人之法。而以发誓之故,纵有知其非者,亦不敢或有违背及与表章。甚矣!外道秘传发誓之法之惑人深,而羁人固也。吾佛无秘传之法,一人如是说,万人亦如是说。关门塞窗,外设巡逻,只许一人入内,而且小语不令外闻,此道焉有光明正大之事?愿诸位悉知其弊,故略述之。
●.若有暗地里口传心受之妙诀,即是邪魔外道,即非佛法。四四
●以下论扶乩 .乩坛所说,多属灵鬼依托当人之智识而作。若说世间道理,则是者尚多。若说佛法,则非己所知,妄造谣言。二六
●.扶乩,多是灵鬼假冒仙佛神圣。鬼之劣者,或无此通力。其优者,则能知人心,故能借人之聪明智识而为之。纪文达谓:“乩多灵鬼假托。余与兄坦然扶乩,余能诗而不能书,余扶则诗词敏捷,书法潦草;坦然扶则诗词庸常,书法遒劲。所冒古人,问及集中奥窍,则云年代久远,不复记忆,故知非真。”然此鬼之灵,但能于人现知之心,借而为用。于识田中有,现知中无者,或此义非己所知者,便不能引以示人。其去业尽情空之他心通,实有天渊之远。但其气分似之。又恐汝等或为乩教所迷,故不得不引及而并言之。四二
●.近来上海乩坛大开,其所开示改过迁善、小轮回、小因果等,皆与世道人心有大裨益。至于说天、说佛法,直是胡说。吾等为佛弟子,不可排斥此法,以其有阻人迁善之过。亦不可附赞此法,以其所说佛法,皆属臆撰,恐致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愆。四二
●以下论炼丹 .佛法唯教人止恶修善,明心见性,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一大藏经,绝无一字教人运气炼丹,求成仙升天,长生不老者。国初,魔民柳华阳,作《慧命经》,尽用佛经祖语,证炼丹法。挽正作邪,以法谤法。未开眼人,见其邪说,认为真实,正见永失。所言所修,皆破坏佛法。而犹嚣嚣自得,谓吾幸遇真乘,得闻正法。所谓认贼为子,煮砂作饭,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可不哀哉!夫炼丹一法,非无利益。只可延年益寿,极功至于成仙升天。尚非老子真传,况是佛法正道?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若能领会此语,便不被彼所迷。兼能熟阅《安士全书》、《居士传》、《平心论》、《稽古略》等书。则明镜当台,妍丑自分。洪炉验金,真伪立判。五七
●.窃以释、道本源,原无二致。其末流支派,实有天殊。佛教教人,最初先修四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既知身、受、心、法,全属幻妄,苦、空、无常、无我、不净。则真如妙性,自可显现矣。道教约原初正传,亦不以炼丹运气、唯求长生为事。后世凡依道教而修者,无一不以此为正宗也。佛教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不但身心性命之道,发挥罄尽无余。即小而世谛中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亦毫善弗遗。唯于炼丹运气等,绝无一字言及,而且深以为戒。以一则令人知身心为幻妄,一则令人保身心为真实耳。此所谓心,乃指随缘生灭之心,非本有真心也。炼丹一法,非无利益。但可延年益寿,极而至于成仙生天。若曰了生脱死,乃属梦话。七五
●以下论事须适宜 .夫念佛一事,当随各人力量,随便出声、默念,大声、小声,皆无不可。何得一向大声念,致令伤气受病耶?然汝此大病,虽由伤气而起,实无量劫来业力所现。以汝精进念佛之故,遂转后报为现报,转重报为轻报。即此一病,不知消几何劫数三途恶道之罪。佛力难思,佛恩难报,当生大庆幸,生大惭愧,生大净信。以净土一法,自行化他。俾家中眷属,与一切有缘者,同生西方。则可不负此病,及佛为现身也。八四
●.学佛必须专以自了为事,然亦须随分随力以作功德。若大力量人,方能彻底放下,彻底提起。中下之人,以无一切作为,遂成懒惰懈怠。则自利也不认真,利人全置度外,流入杨子“拔毛不肯利人”之弊。故必须二法相辅而行,但专主于自利一边。二林之语,亦不可误会。误会则得罪二林不小。二林之意,乃专主自利,非并随分随力教人修习净土法门全废也。利人一事,唯大菩萨方能担荷。降此谁敢说此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以行利人之事,方合于修行自利之道。以修行法门,有六度万行故。自未度脱,利人仍属自利。但不可专在外边事迹上做。八
●.真办道人,何预他事。但未能通身放下,斩断万缘。不妨带培心地,以救取一半耳。十五
●.念佛虽贵至诚清洁,然病人做不到,但心存至诚默念,或出声念,功德仍是一样。以佛慈广大,如父母于儿女病苦时,则不以平常之仪式见责,而且为其抚摩身体,洗濯污秽。若儿女病好,犹然令父母同彼病时一样伺候,则当被雷打。六八
●.立身处世,居心则若贤若愚,通皆恭敬,不生傲慢。行事则亲贤远愚,取优去劣。如是则可免相染之弊,及挂误之愆。天下事,有一定之理,无一定之法。若不以情事而为定夺,如执死方子医变症,则生者少而死者多矣。是在情与理相合,法与事相契,则得之矣。六
●.天下万事,皆有一定之理。而当其事者,须秉一定之理,而行因时适宜之道。理与权相契,法与道相符,斯为得之。十二
●.佛法因人而施,断不可执通途宏规,而与机相违,致失即生了脱之殊胜利益。是在当人自量根性,而为修持耳。二一
●.火葬一法,唐宋佛法盛时,在家人多用之。然宜从俗葬埋,恐执泥者妄生议论。实则烧之为易泯灭,过七七日烧弥妥。葬之年辰久,或致骨骸暴露耳。三年之丧,不作礼乐,固宜遵守。前清文官必丁忧,武官不丁忧,以军事不可或辍,故不为制。今则废伦非孝,纷纷而起,守制之期,尚足挂齿乎?吾人当依古礼,斟酌行之,不可遽变,不必过泥可耳。六一
●.莲社初开,须有定规。女人入社,断乎不可。切不可效他方之漫无检约,以致一法才立,而百弊丛生矣。至要至要。二四
●.窃谓现今世道人心,陷溺至于极点。又加国用空乏,赋税比前重得数倍。诸物昂贵,民不聊生。天灾人祸,频频降作。值此时际,欲宏法道,只可普与来者,指其学佛要义。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各尽己分,以立基址。由是加以主敬存诚,克己复礼。明因识果,期免轮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天姿纵高,亦当依此而行。于有余力时,不妨研究一切经论。令其在己家庭,随分修持。则不须广建屋宇,备立人员,彼此往来,旷职费日。此诚现今宏法,将计就计之最上一着也。四二
●.欲求往生,当放下此世间,并放下过分之狂妄心。如同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此须自己是菩萨始得。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担任此事,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皆受此病,尚谓之有菩提心。须知此心,先求往生,则有益。以此不求往生,须是菩萨则可,否则为害不浅。过分之狂妄心,为真修行者之一大障碍,不可不知。
●.当此劫浊乱时,固宜提倡因果报应,及与净土法门,方有实益。彼好高务胜者,恐一提倡,便堕其声价,以故宁可令人不会,决不肯屈我门风。试问彼于调养生命之外物,能固执一法,不求变通否乎?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彼于一日之中,尚必取其合宜。其于宏法,则其智反不如养生之得计,谓其真欲利人可乎?
●.创立莲社,必须清净香洁。主人必须恭敬至诚,不可傲慢于人,亦不可有德色于人之气象,凡来者悉温恭谦逊以待之。至于未念佛,及念佛毕,概不得谈家常。有可谈叙之要义则谈之,否则各归原所。年纪太轻者,只可在自己家里念。若常来,路近尚可,路远或恐有意外之虞,不可不慎。此不过为地方作一提倡而已,仍须以专意在家念佛为事。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佛自称通家者之贴骨大疮。倘能以不贰过是期,则学得一分,便得一分之实益矣。
●以下论富强 .中国之贫弱,由于不依礼义,依礼义,何至贫弱。试问贫弱之因,何一不是贪赃受贿以利外人乎?汝未认清病源,便谓药不见效,可谓智乎?外国之强,以国小,不同心协力,不能自立。中国则人各异心,纵有同者,外人以贿诱之,则随贿所转。不但不顾国与民,并将自身亦不顾。谓为奉行礼义之失,其可乎哉?昔林文忠公之驱夷,即是其证。以后大小事,何一非中国代为周旋令成乎?中国之人,多半皆属亡八字,故致外国如是之强,中国如是之弱。使皆守礼义,则外国之无益各货,将无处可消,而中国一年当保全数千万万金矣。中国人之下作,诚可谓下作之极矣。孟子曰:“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汝虽读书阅世,未知读书阅世之道,故有此问也。为今之计,当以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及改恶修善、信愿往生,为挽回劫运、救国救民之第一着。谈玄说妙,尚在其次。然欲救世,非自己躬行,断无实效。由身而家,由家而邑,由邑而国。此风一倡,或可有意料不及之效,否则便难梦见矣。九八
●.近来人做大事者,多少年,率以立异学外为是,观尧舜周孔,皆不足法。未得志,则是狂妄梗化之民。已得志,则成误国害民之士。故致天灾人祸,相继而兴,国运危岌,民不聊生也。所贵学佛者,要对治习气,改过迁善。若无事尽管学佛,有事时便置学佛于度外,则便成空名,毫无实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