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患上认知症后,语言能力就越发不如从前。说话会断断续续而且没有逻辑,有时候话还特别多,一直说个不停。很多人觉得费劲,因而放弃和他们沟通,只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
但请注意,患者的语言是除了肢体动作外,表达他们需求的唯一通道。仔细聆听,认真和他们交谈,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
患者语言表达上的变化
患者患病后,在语言表达上基本会出现这些变化:
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重复使用熟悉的词汇创造一个新词去描述熟知的事物想法容易失去连贯性很难逻辑性地组织语言使用本地语言回答使用咒骂语言言谈减少更多地使用肢体语言而不是话语而且在不同的病重时期,他们的表现差异很大。
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我们可以把认知症分为三期:
?第一期:遗忘期
此期表现特别健忘,然后渐渐的出现计算能力,认知能力和定向力障碍,此期日常生活能自理,对此期患者的沟通由正常语言沟通为主,通过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取得其信任,从而帮助其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二期:精神错乱期
症状持续加重,出现失认,失语,失用,思维情感障碍及个性性格的改变,行为明显异常,日常生活已需要别人的帮助。与此期的患者沟通以简单对答试语言沟通为主,以必要的肢体语言增加沟通的通畅性;
?第三期:严重期
患者处于完全缄默,完全卧床期,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状态。对待此期的患者我们需要温柔的肢体语言,通过眼神的交流,通过观察患者是肢体动作了解患者的身体和情感需求。
如何更好的和他们交流
?语言交流注意事项
谈话时采用简短及易懂字句,说话时速度适中、咬字清楚及语调平和。尽可能用他熟悉的方言。
找话题,尝试以当日发生的事情、人物、地点、天气等作为谈话的开始。之后选择老人熟悉的话题,保持对话流畅。
向老人发问时,可附带一些选择。例如:“您想吃苹果还是香蕉?”,且一次只问一个问题。
不要考验患者的记忆;追忆往事可能是有益的,但是不要问:“您是否记得”。
耐心地等待回答,给予老人充裕时间思考问题。老人回答时,给予实时鼓励,如微笑、口头赞赏等。
当对方找不到适当用语或应对出现困难时,不宜马上纠正,以免令对方难堪,可提示或转换话题。例如:“您刚刚提及曾经去过……”,可让老人填补未完成的句子。
如果患者使用了错误的词汇,或者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尽量猜测他想要表达的词汇。
?肢体配合语言
肢体动作也是很好的一个交流方式,肢体配合语言,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总是从正前方接近患者,告诉患者您是谁。
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向患者表示您关心他的话语;让他知道您正在聆听,并且试图理解他的话语。
如果您不能理解患者的话语,让患者指给您,或者使用肢体语言告诉您。
与患者交流时身体不要摇晃,说话是可以轻轻拉住对方的手,帮助患者注意聆听,但是用身体语言要把我分寸,不要把信息混乱。
在与认知症患者的交流时,我们可以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内心,分析他们的语言、行为及表现,从而更好的理解他们的需求。所以掌握更好的沟通手段是提高认知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推荐阅读
被孙子绑架的中国老人!
我俩儿子上清华和人大,可我还是进了养老院
中国养老产业高管研修班(32期)即将开课!!!
为什么在欧美很少有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人?
中国养老产业“卓越之星”金牌院长训练营(33期)即将开课!!!
这家养老院有多牛,就连退休的国家领导人都要排队
长期业务合作:健康养老项目
全程策划+全程筹备+全程销售+全程运营
任老师
曲老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