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美国7人代表团正式结束了与中国的谈判,并于当日回国。在美国代表团回国后,国内媒体掀起了报道的高潮,尤其是一份来自于美国媒体的美国代表团的诉求清单,更是让国内媒体炸开了锅。但奇怪的是,美国媒体却一直保持缄默。
当日,天风证券分析师贺志平先生把国内的相关的主流媒体的报道以及国际媒体反应、网络媒体反应做了一个整理,内容如下:
,国内官媒与主流媒体:
1、官媒新华社在5月4日的下午15点50分左右,发布了文章称:5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均认为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十分重要,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有关经贸问题。双方就扩大美对华出口、双边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保护知识产权、解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双方认识到,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需要继续加紧工作,取得更多进展。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2、接近16点,新华视点发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于4日应询答记者问时表示,在3日至4日举行的中美经贸磋商中,中方就中兴公司案与美方进行了严正交涉。美方表示,重视中方交涉,将向美总统报告中方立场。
3、16点左右,外交部表态,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各方频频呼吁美方尊重世贸组织,遵守多边规则。美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人公开反对美方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你(提问的媒体记者)提到的美国经济学家们的这封联名公开信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方强征关税行动的实质和危害,也再次表明,搞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无异于修建自我隔离的围城,不符合市场规律,不符合国际规则,最终必然损人害己。
4、19点10分左右,来源是据环球时报:据接近谈判的人士透露说,在3日和4日的对话中,中方代表团对来自美方的莫须有指责进行强力回击,始终站在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的道义制高点上,态度坚定不移。这一打一谈,让美方一再确认了中国绝不拿核心利益做交易的决心,中国是压不垮的,这对华盛顿来说变得空前可信。
基金管理实战课程——智能投顾与资产配置(上海)
业内知名专家主讲
FOF、智能投顾的发展史与产品结构
优选管理型FOF
恒定组合型FOF
二八轮动类策略的实践
行业轮动类策略的实践
培训时间:年5月20日
培训地点:上海(具体地址,开课前通知)
报名电话/
5、5月5日零晨4点50分左右,新华网发文:此次中美磋商全球瞩目,背后凝聚期待——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发展,更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发展与繁荣。磋商总体来说坦诚、务实,但免不了交锋和讨价还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磋商中,双方认识到,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需要继续加紧工作,取得更多进展。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6、5月5日凌晨5点10分左右,人民日报发文表态:经历一个多月的风雨后,中美经贸领域终于开始拨云散雾。恰恰是这样的认识,促使美方主动约请来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双边经贸问题,愿意回到谈判桌前解开“心结”。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唯有充分照顾彼此关切,努力增加各自福祉,才能让中美双方迅速找到利益结合点和 公约数。
7、5月5日凌晨5点50分左右,央广网发文,中美经贸磋商,双方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破解中美贸易结构性问题,关键是从维护两国人民利益、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管控分歧,达成共识,解决问题。中国可以从实际需求出发,按照市场规律,合理增加自美进口。不过,只有美国放开对华高技术产品贸易的人为设限、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回归正常合理的双边贸易,双方才能共同受益。
反做空研究中心注意到,对此次中美贸易谈判,中国官方媒体的反应总体是比较迅速的,也是有节奏的。几乎是每个小时都有新的文章出来,让读者能够一步步地看到更深更多的内容,这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美国主流媒体:
非常遗憾,美国方面是沉默,没有任何正面也没有任何负面的报道。至今(5月6日深夜)为止,还没有看到美国媒体有什么报道,我们只是看到特朗普二度缺席白宫记者晚宴,到密歇根演讲,大谈美国的全球外交布局,还拥抱了当地的支持者。
第三,网络新媒体:
主要是网络上盛行的美方的《平衡中美关系》相关文件,以及中方的《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关于推动双边贸易平衡发展的框架安排》,可靠性无法查证。这份所谓中方的文件如下(且当小说看吧):
总结:
首先,是国内主流媒体和主流报道,当然因为是在我国谈判,所以信息发布和表态都会更加及时,内容也比较多,但是核心在于“达成了一些共识,在一些问题还存在较大分歧”,并且对中兴事件提出严重交涉,强调我方代表的强硬态度,以及基于WTO国际多边贸易框架原则的态度。
在这里,其实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在我国普遍认为WTO国际贸易规的效率是远远高于国内对外贸易政策的效率,所以我们强调和坚持WTO框架以及国际多边贸易规则;
第二,对于中兴事件,是美国针对中国进行的制裁,对中国高端制造企业形成明显的不公平压制。
第三,是强调我方的强硬态度和底线思维,不会对美国的不合理的要求进行妥协。
第四,就是主流媒体的报道都偏乐观。
对于这四点,我有几个方面的不成熟的思考,
,美国的对待国际贸易的规则的理解和中国是有极大的偏差的,就是对国内制定的国际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和效率要高于国际贸易规则,会以国内的政策为主导,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即使美国是战后国际贸易规则的主导者,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会一直遵循,而是有选择性的,从这点上来看,作为主导全球贸易体系的老大,是有自己的特权的,毕竟是世界上 的超级大国。
第二,对于中兴事件,除了有针对性之外,美方的制裁的理由并非空穴来风,中兴在贸易当中,确实违反了美国相关的规定,给美国抓住了小辫子,真正的需要反思,未必是件坏事,尤其是对与在国际贸易中的大部分中国国企也提了醒。
第三,对于第三点,我觉得做为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支持,无需多讲。
第四,主流媒体的报道的乐观态度我持保留态度。
其次,是美国政府和美国主流媒体集体沉默,从处理上来看,显得更加成熟和理性,有理由相信,接下来美国高层的智囊智库以及主流建制派和总统都会进行重点的研究和后续的动作,我们中国有句名言: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所以沉默有时候很可怕,特别是在大家都是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
从国内的主流媒体到大部分的国际媒体,大家在探讨中美关系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基于一个维度,就是经济角度,毫无疑问,在当下的中美关系,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如果是 ,那么最终的结局一定是两败俱伤,谁也讨不了好,所以正是这一点正是大家还依然保持相对乐观的原因。
但是如果从国际地缘政治角度去看,推荐大家看看萨缪尔森的一篇 的论文,关于“飞机和衬衫”,这篇论文自发布以来,引起了全球精英的普遍争论和思考,不愧是全球 的经济理论大师,虽然是一篇经济学论文,但是其中探讨的的一个重点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对比今天的美国和中国,其中提到的关于“后进经济在原先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部门大幅提高了生产率”的设想,正是美国传统建制派以及美国主流精英担心的问题,从美国军方太平洋总部,到美国国会共和党保守议员,到美国战略研究界,这些主流建制派的动作我一直非常留意。
当然,我提出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中美关系是提供一个思路,那就是跳出经济角度去看中美的博弈,那就不仅仅是 的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思路,具体的依然需要看美国接下来的动作,比如调查和法案,或者其他重大的政策和动作,在应对的时候留有余地。
,是关于网络的传言,真实与否我不做结论,包括这次中美短期谈判双方没有形成书面的会谈纪要,也没有新闻公报,更是没有实质性的任何协议,也就意味这没有取得双方都认可的成果,这应该是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