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土方法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211/4577572.html家长群里困惑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患上选择性缄默症?”甚至有人抛出专家观点“选择性缄默症是来惩罚父母的一种手段”。但进一步剖析这些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性格、亲子关系,会发现选择性缄默症孩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是性格内向、不爱社交。入群的家长多数是妈妈,也有个别是爸爸。有些妈妈说自己本身也不爱社交,喜欢安静的呆在自己的舒适圈,有的妈妈甚至说自己小时候也不说话,但那时候还没有选择性缄默这个概念。有些妈妈则把问题甩给了另一半,说孩子的爸爸性格内向、偏执。反思我自己的俩个孩子,为什么哥哥没有出现选择性缄默,而妹妹出现了?我还是那个我,爸爸还是那个爸爸啊。但进一步回想两人入园前的生活经历,妹妹出现问题是有其必然原因的。哥哥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小区,有五六个固定的好伙伴,主要由外婆照顾。外婆性格开朗,带着孩子约玩、串门是常事(现在发现约玩、串门是预防或治疗选择性缄默的良方)。所以哥哥小时候一点都不害怕陌生人,稍微熟了都能聊。而妹妹出生后搬了三次家,直到2岁多才定居在现在的小区。妹妹主要由爷爷奶奶和我自己带,而我们都是不爱社交的人。所以入园前,妹妹没有一个好朋友,和小朋友玩得极少。而我自己与爷爷奶奶关系也不太好,在家也无话可说。然后,疫情又来了,在家宅了2个多月,再出门时,我和孩子基本都远离其它人,只在远处静静地看着别人玩。其实这个时候,她已经出现不和陌生人说话的问题了。幸运的是,当很多妈妈认识到孩子的问题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便下定决心“要拯救孩子,必先改变自己”。于是,群里那些不爱社交的妈妈们立马变成了社交达人,约玩、组织玩成了妈妈们的主要工作。妈妈们成天打了鸡血一样,约一切可约玩的人,哪天约不上人反而焦虑了。虽然约玩有时也让妈妈们精神疲惫,但约玩也让妈妈们实现了自我突破,妈妈们克服了自己的社交恐惧。有个妈妈说自己已经“脱胎换骨”。孩子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唱了一首《听我说谢谢你》,我听着听着就泪流满面了。“你是我的天使,一路指引我!”选择性缄默症孩子不是来惩罚父母的,而是来指引父母、改造父母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社交方式出了问题。要帮助孩子,必须先改变我们自己。选择性缄默症孩子实际上是来拯救家长的天使。应该感谢孩子这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家长自己的问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