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由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党委、中国盲文出版社主办,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团委、青联承办,中科院心理所等单位协办的心理名家公益百讲第三十三讲“了解抑郁症”在中国盲文图书馆如期举行,本期讲座由闫洪丰老师主持,医院孔庆梅教授主讲。多名公职人员、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爱好者、残疾人及家属等参加了本次讲座。
精彩内容分享
了解抑郁症的重要性抑郁症是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遭遇的心理疾病。
●学会识别
●一旦发现,尽早干预
●积极预防
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59%,呈现上升趋势,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部分重度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发生自伤甚至自杀。
抑郁症的就诊现状●80%患者尤其是轻中度患者从未就诊;
●大多医院就诊(70-90%);
●非精神科医师对该病的漏诊率至少60%,给予恰当治疗者不足10%.
抑郁症典型症状为“三低”
即:情绪低落
兴趣和活动减低
自我评价降低
躯体症状
各种躯体不适或疼痛、食欲及性欲减退、体重减轻或增加、睡眠障碍特别是早醒
其它症状
三无:无望、无助、无价值
三自:自责、自罪、自杀
焦虑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症诊断必须同时满足1.症状学标准
2.病程标准≥2周
3.严重程度标准:个人痛苦、社会功能和人际交往受到影响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3P因素分析
素质因素(Predisposing):生物学因素、成长环境、个人性格
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应激事件
维持因素(Perpetuating):应激事件持续存在,不良应对方式
所有抑郁症患者的一个特征是,他们都试图尽可能长地躲藏在“一切正常”的表象后面。
不同发展阶段抑郁表现儿童青少年抑郁症
学龄前期:违拗行为、攻击行为或退缩行为、与其他儿童交往困难、睡眠和饮食问题。
小学期:不愿上学、学习成绩差、躯体疾病如头痛和胃疼、与伙伴和成人关系不良、做白日梦、躯体攻击行为。
青少年期:进食障碍(尤见于女孩)、躯体攻击(尤见于男孩)、自杀念头、酒精/药物的使用、网络成瘾、反社会行为如偷窃撒谎、一些类似于成人的抑郁症状。
女性抑郁症:月经期、妊娠期、分娩、流产后、绝经期等伴有抑郁症状;
老年期抑郁障碍具有如下特点:①疑病症状②焦虑、激越③躯体症状④精神运动性迟滞⑤妄想⑥认知损害⑦自杀倾向
●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死亡(相当于1个县级市一年就消失了);
●我国每年万人自杀未遂(相当于1个地级市);
●自杀是我国人群第5位死因;
●研究发现,一个人自杀至少要让周围5个人的情绪和生活受到严重的、长期的影响。我国自杀特点(与其他国家差异):
●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
●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
●自杀死亡者大部分吞服农药而死;
●40%的自杀者在死亡前接受医学抢救但未能成功;
●30%的自杀者在自杀时不伴有精神障碍。
得了抑郁症,该怎么办?患者本人
●寻求帮助,与家人、朋友多沟通
●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及时就医
家人、朋友
●给予支持和理解
●不要批评指责
●建议就医
●对于有自杀倾向的一定要及早干预
抑郁症的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心理治疗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种类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
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代表药物是万拉法新、度洛西汀
三环、四环类抗抑郁剂
●代表药物:马普替林、阿米替林、多虑平
不少抑郁障碍患者不宜停药,停药后抑郁障碍复发或原有症状加重,必须恢复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电休克治疗
●ECT是治疗重性抑郁发作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缓解率为80-90%,比药物高;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拒食、自伤自杀、缄默、木僵的抑郁发作,ECT效果更明显;
●老年病人疗效优于年轻病人。
中医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团体治疗、家庭治疗、音乐治疗、绘画治疗等;
●前提是患者愿意并且能够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最常用。
抑郁症的预后抑郁症属于高复发率(50%)的疾病
●有过1次发作复发可能性为50%
●有过2次发作复发可能性为70%
●有过3次发作复发可能性几乎%
抑郁症的预防方法:转移注意力、倾诉、宣泄、阅读、宠物……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自我照顾
●自我呵护
●自我肯定
●自我鼓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