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的几大常见问题,家长们都清楚

一、吮吸手指、咬指甲癖

(一)主要表现

吸吮:原始反射,婴儿时期吸吮自己的手指头很常见,属正常现象,不必多虑。2-3岁后,此现象一般会逐渐减少。

常见于:婴儿饥饿时、寂寞无聊、焦虑不安、身体有疼痛或其它不舒服表现时,吸吮指头可以聊以自慰、减轻焦虑、转移注意力。

偶然出现或持续时间不长,不视为病态;如经常出现就可能形成一种癖好,难以消除。

“咬指甲癖”:指经常地、控制不住地用牙将长出的手指甲或脚趾甲咬去,这在3-6岁的儿童中比较常见。

(二)产生原因

1.缺少母乳喂养(缺少口腔刺激)

2.剥夺了婴儿吮吸的机会(把手包起来,打骂强行禁止,或涂上紫药水等)

3.教育过于严苛(焦虑紧张时用于缓解情绪)

4.婴儿期缺乏安全感

5.模仿行为(一旦获得快感,便易形成顽固性习惯)

(三)主要危害

1.影响身体发展(手指头粗短变形,指甲变短损坏,并发肠寄生虫病及慢性肠胃炎,营养不良等)

2.影响性格发展(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个别出现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

(四)预防措施

1.要有充足的母乳喂养时间(一般母乳喂养不少于1岁,早产儿等可持续到2岁左右)

2.给婴儿洗干净手,允许其自由吮吸手指

3.提供一些健康、安全的磨牙棒或饼干

4.要正确教育,切忌粗暴

5.消除儿童心理紧张的因素

6.采取行为疗法

二、口吃

俗称“结巴”,儿童中比较常见,多起始于2-5岁,男多于女。如果得不到纠正,则可能伴随终身。

(一)主要表现

1.重复型(比如:你、你……你干什么?)幼儿常见

2.拖音型(如:老——师,学——校。)

3.中断型(如:“爸爸,我......,......拜拜。)

(二)主要原因

1.模仿

2.父母在婴幼儿学说话阶段要求过急

3.心理原因(精神紧张、焦虑、应激)

(三)预防措施

1.态度宽容(切忌嘲笑、模仿、指责或过分矫治)

2.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说话(提供榜样、示范)

3.让孩子多练习朗诵和唱歌

三、儿童恐惧症

恐惧症指儿童对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客观事物或处境产生过分的恐惧情绪。

根据恐怖对象临床上分为动物恐怖、疾病恐怖、社交恐怖、特殊环境恐怖(如高处、学校、黑暗、广场等)。

01(一)主要表现

1.产生不良情绪

2.有回避行为

3.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冷汗、心律不齐、小便失控、哭闹不止、心慌、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心跳加速或断续、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等

4.幼儿认知混乱,失去对情景正确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02(二)主要原因

1.源于受惊吓的经历:如:被狗咬、被关过黑屋等

2.受他人语言、行为、表情等暗示或传染

3.由个别扩大到类似的事物和情境上

4.家庭教育不当

03(三)预防措施

1.成人在遇到意外的事件和害怕的事物时,在孩子面前要镇定、坚强

2.教育方法要正确,不吓唬孩子

3.教师和家长不要嘲笑孩子的恐惧

4.提前为孩子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5.通过游戏和专门的活动锻炼幼儿,培养他们坚强、勇敢等品质

四、缄默症

缄默症指在没有言语器官损伤和智力发展障碍的情况下,表现的沉默不语、问之不答或毫无反应的症状。在严重抑郁症或癔症中也有缄默症的症状。

(一)主要种类

1.选择性缄默:可与关系密切的亲友交谈,众人聚集或陌生人面前不言

2.紧张性缄默

3.癔症性

(二)主要原因

与先天遗传及后天教养缺陷均有关,如先天性智能低下,言语发育迟缓;长期缺乏母爱或是家长对孩子既溺爱又过严

(三)预防措施

1.营造宽松的环境

2.避免各种刺激

3.鼓励孩子说话

4.营造良好的氛围

对儿童的言语发展不能操之过急

树立模仿的榜样

创造结交同伴的机会

改进不良性格

五、儿童自闭症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它是一种具有社会交往、言语交流和行为动作等方面严重心理发育障碍的综合征,属于普遍性发育障碍

(一)主要表现

1.语言障碍突出

2.社会交往障碍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

4.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二)主要原因

1.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主要指孕期和围产期对胎儿造成的脑损伤,如孕母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宫内窒息、产伤等等

2.家庭因素:父母做事刻板,并有强逼倾向,缺乏温暖

3.环境因素: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用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对外界环境缺乏爱好、互动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围产期卫生保健

2.尽可能用母乳喂养

3.采取综合性措施,避免长期“封闭式”生活

4.要早发现、早治疗,若不及时接受特殊的教育训练,将成为终身残障。

六、多动症

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失调”或“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是否多动症儿童,一般要到初中以后才能最终确定。

(一)主要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于一件事

2.活动过多

学龄前期表现为多动、好哭闹、不安静,活动量增多,干事情不能专心,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多动症儿童的活动更频繁,而且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

3.冲动性

不分场合,不顾后果,无法自制,乱翻东西,突然吵闹,离座奔跑,抢别人东西或攻击别人等

(二)预防措施

1.提倡婚前检查

2.提倡自然生产

3.坚持适龄结婚,优生

4.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5.孕妇保持良好心情

6.注意合理营养

7.对患儿进行感统训练

七、攻击性行为

"GOOD

(一)主要症状

这类行为在儿童身上并不少见。当儿童遭受挫折时,易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抢夺别人的东西、掷东西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式与别人发生争斗,发泄不满情绪。

"GOOD

(二)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暴力电视动画片、挫折、同伴冲突等

2.家庭因素:父母的教养态度、教育方式

"GOOD

(三)预防措施

1.创设适宜的环境

2.教儿童学会渲泄不良情绪

3.干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奖励、批评教育、沟通

4.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的好
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yf/4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