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3精神病学第二节精

常见精神症状:情感障碍

情感和情绪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的相应的内心体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不一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绪:是指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具有情景性、暂时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

心境:是一种较微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是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欣快、情感低落、情感淡漠、焦虑、恐惧、易激惹、情感不稳、情感倒错、情感矛盾。

情感高涨:是正性情感活动的明显增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对周围环境不相称的病态喜悦。多见于躁狂发作。

欣快:是在智能障碍基础上出现的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愉快体验。患者自得其乐,表情比较单调刻板,往往给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觉。多见于痴呆。

情感低落:是负性情感活动的明显增强,表现为忧愁、苦闷、唉声叹气、暗自落泪等。严重时可因悲观绝望而出现自杀企图及行为。多见于抑郁发作。

情感淡漠:指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缺乏内心体验。表现为面部表情呆板,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多见于晚期精神分裂症。

焦虑: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情况下出现的内心不安状态。表现为患者顾虑重重、紧张恐惧、坐立不安,严重时可表现为搓手顿足,惶惶不可终日,似有大祸临头的感觉,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见于焦虑障碍。

恐惧:指面临某种事物或处境时出现的紧张不安反应。恐惧可见于正常人,如对危险动物或处境的恐惧邓。病态的恐惧是指与现实威胁不相符的恐惧反应。往往伴有回避行为。多见于恐惧障碍。

易激惹:是情感活动的激惹性增高。表现为极易因一般小事而引起强烈的不愉快情感反应。多见于人格障碍、躁狂发作。

情感不稳:是情感活动的稳定性障碍。表现为患者的情感反应极易发生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至另一极端,显得喜怒无常,变化莫测。多见于脑器质性损害所致的精神障碍。

情感倒错:指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明显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情感矛盾: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人或事物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反应。患者并不感到这两种情感的矛盾和对立,没有痛苦和不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常见精神症状:意志障碍

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中产生的,也在人类不断深入认识世界和更有效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意志与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及行为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意志品质一般归纳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四个方面。

意志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贫乏、矛盾意向。

意志增强:指意志活动增多。表现为在病态情感或妄想的支配下,患者持续地坚持某些行为,具有极大的顽固性。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等。

意志减退:指意志活动的减少。表现为动机不足,缺乏积极主动性及进取心,对周围一切事物缺乏兴趣。严重时整日呆坐或卧床不起,日常生活也懒于料理。多见于抑郁发作和精神分裂症。

意志缺乏:指意志活动缺乏。表现为对任何活动都缺乏动机、要求,生活处于被动状态,处处需要别人督促和管理。严重时行为孤僻、退缩,对饮水、进食等本能的要求也没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智力发育障碍和痴呆。

矛盾意向:表现为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患者并不感到这两种意向的矛盾和对立,没有痛苦和不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常见精神症状:动作行为障碍

动作:指简单的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行为:是一系列动作的有机组合,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复杂的随意运动。

动作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违拗症)、模仿动作、刻板动作、作态、强迫动作。

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动作行为及言语活动明显增多。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患者增多的动作行为及言语与思维、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协调一致,并与环境保持较密切联系。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比较协调,行为具有目的,可以被周围人理解。多见于躁狂发作。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患者增多的动作行为及言语与思维、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不相协调,脱离周围现实环境。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不相协调,动作行为杂乱无章,缺乏动机及目的,使人难以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谵妄状态。

精神运动性抑制: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显著减少。分为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违拗症。

木僵: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被完全抑制。表现为患者不语、不动、不饮、不食,肌张力增高,面部表情固定,对刺激缺乏反应。亚木僵状态:症状较轻者,可表现为少语、少动、表情呆滞,无人时能自动进食,可自行大小便。可见于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发作、应激障碍、脑器质性损害所致精神障碍和严重药物反应等。

蜡样屈曲:在木僵的基础上,患者出现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极不舒服的姿势,也能较长时间维持不动,形似蜡塑一般。“空气枕头”:如患者平躺时将其枕头取走,患者仍能够长时间保持头部抬高的姿势不变。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缄默症:是言语活动的明显抑制。表现为患者缄默不语,不回答任何问题,有时仅以手示意或者用书写交流。多见于分离障碍及精神分裂症。

违拗症:指患者对于他人的要求加以抗拒。主动违拗:表现为不但拒绝执行他人要求,而且还做出与要求截然相反的行为。被动违拗:表现为对他人的各种要求一概拒绝执行。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模仿动作:患者无目的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刻板动作:指患者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等。

作态:指患者做出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动作、姿势、步态与表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强迫动作:指患者明知没有必要,却难以克制的去重复做某种动作行为,如果不重复,患者往往焦虑不安。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检查等。常见于强迫障碍。

李志文1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分型治疗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yf/42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