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话,但怎么都说不出口…”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在学校或公共场合,完全不发一语,这种无声的焦虑绝非自己的选择,究竟是什么原因在作怪?身边人能给予什么帮助或治疗?
什么是“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SelectiveMutism)又称为“选择性不语症”,是一种受情境影响的沟通焦虑障碍,这种病症会在特别场合无法说话,他们无法开口,纵然很想讲话,但是一个字都挤不出来!
这群孩子的大脑中,错误的将“说话”这件事,连结到了大脑中掌管恐惧的区域,而不自主产生了“说话=危险”的印象,绝大多数的孩子发生都是在学校,大约在4~5岁的时候这样的状况才开始被察觉。
老师通常最早发现孩子“不一样”
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在家多半表现正常,只有在家里以外的地方,例如学校,沉默不发一语,因此通常是幼稚园的老师最早发现异状。在同龄的孩子眼中,会觉得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很奇怪、不理人”,而后续的同学排挤及负面自我评价,便会加重病情发展。
选择性缄默症,如何诊断出选择性缄默症?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选择性缄默症的正式诊断标淮如下:
1、无法在需要说话的特定社交情境中说话,例如:学校、工作、公共场合。
2、上述困难妨碍教育、职业成就,或社交沟通。
3、此障碍持续至少一个月(不包括入学的第一个月)。
4、缄默并非归因于其他病症,如沟通障碍、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
5、无法说话并非因为对于该情境所使用的语言缺乏知识或自信,例如该孩子可能刚迁移至新的文化环境而不说话,就不符合此疾病诊断。
如何与选择性缄默症孩子相处?
家长
家长还是要让孩子有社交生活,跟熟悉的邻居、亲戚互动。
由于孩子遇到危险时很难开口求助,要教导孩子遇到危险的应变措施。
老师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状况不好的时候,可以向谁求助。
注意孩子是不是有被霸凌的情况。
老师要比较注意这群孩子的身体状况,因为有些连想上厕所都不敢表达。
可以请孩子偶尔帮忙小任务,像是拿考卷,趁这时跟他闲聊家常。
不特别注意或者突显孩子的沉默行为。
同龄朋友
可以把他做一般的同学对待,不要放过多白癜风医院为您一查到底白癜风怎么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