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事件。上午7时15分,凶手先在一幢宿舍楼里开枪,打死2人,打伤多人。大约2小时后,距宿舍楼约米远的一幢教学楼内又响起枪声,凶手在打死30人、打伤10多人后自杀。
制造这起惨案的是23岁的韩国籍男子赵承熙,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语系四年级学生。他在作案当天寄给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一个包裹成为调查其行凶动机的重要线索和证据。邮戳上的时间显示,这一包裹是赵承熙在宿舍楼内杀死2人后寄出的,里面包括录像带和照片,录像中充斥着仇视“富人”和扬言报复的话语,照片则是赵承熙持刀端枪的暴力形象。
有关报告说,案发前,赵承熙因谈及有关自杀言论,法官曾要求他接受院外心理治疗。赵承熙与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提前预约过一次,但咨询中心人员仅仅与他进行过一次预约前的会面,事后便没有再会面。那次会面记录已经丢失,学校及当地官员也没有把赵承熙的自杀言论及可能的心理健康问题告诉他父母。
本篇当中并不讨论具体事件发生过程,而是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本案凶手赵承熙的犯罪心理问题。
其实,凶手早有心理问题。
在案件发生后,相关调查人员并没有给出赵承熙为何杀人的新线索。为了弄清赵承熙为何首先在宿舍杀死两人,再进入教学楼制造更惊人的血案,调查人员回顾了年科罗拉多州哥伦拜恩高中发生的枪击案,还从中发现了一些线索。
赵承熙的几位初中老师说,哥伦拜恩高中枪击案发生后,他们发现赵承熙所写文章中有自杀和谋杀的想法,并且建议他接受心理治疗。
报告称,赵承熙曾在中学英语课上暗示“他想使哥伦拜恩案重演”。精神科医师确诊他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症状表现为因焦虑而沉默寡言、压抑。年至年,医生让他服用抗抑郁药,疗效“颇好”。医生后来停止让赵承熙服药,理由是他的状况已有“改善”。赵承熙申请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时,录取工作人员没有询问其患病的相关问题。
根据办案人员调查提供资料,赵承熙出生于年1月18日,于年9月2日首次由底特律进入美国。也就是说他八岁时就离开了让他内心拥有熟悉感和力量的家乡,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我们知道,心理创伤在精神病学上被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创伤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或是无助感和麻痹感。创伤的发生都是突然的、无法抵抗的。也有学者将创伤定义为"任何一种突然发生的和潜在的生活危险事件"。
虽然赵承熙并没有经历具体的创伤事件,但是完全的环境的变迁对一个人内心的影响并不亚于某一伤害事件。
在枪击事件后,赵承熙的老师和同学回忆,他的作文、剧本都极为病态和怪异。当同学们在评论完他的作品后,问他是否还有什么意见,他总是耸耸肩,什么也不说。
另一名曾与赵承熙同选一门课的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伊安·麦克法兰说:"赵的剧本就像是来自噩梦……那些剧本充斥着扭曲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暴力……当学生们在课堂上对他的剧本作出评论时,我们都非常小心的措辞,以防他崩溃。"
赵承熙曾写过两个剧本,有十几岁孩子讨论杀害老师的情节,还有男孩与其继父大打出手的描写。
犯罪学教授苏桑·古德尼说,很明显他时不时承受着某种困扰或者折磨,很明显他需要发泄出来,这些剧本是他抒发内心世界的一种途径,因为他无法对其他人敞开心扉。
也有专家指出,赵承熙的作文中在描述孩子、男孩、女孩时,多次用到“小”这个字。我们说一个人在他的早年,甚至是小时候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而赵承熙,八岁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可以说他内心是有恐惧的,而恐惧会让人愤怒,甚至是产生暴力行为。
与他相识多年的人都说,赵承熙不管是愤怒、沮丧或是心烦,都从来没有任何表情。他通常都轻声说话,并且完全拒绝对老师和同学敞开心扉。即使教授问问题,也不说话。他看起来总是身体和精神都很差,好像他很压抑一样。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在试图掩藏自己内心的恐惧。
有人分析,赵承熙可能有自闭症、抑郁症之类的精神问题,但是随着他的饮弹自尽,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他犯案时的精神状态,以及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我们希望,通过赵承熙这样一个典型的长期积累的问题患者的案例,让更多的人能够对自己的孩子亲人多一些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费用少卡介苗b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