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患病后的10种常见心理表现

“看病贵,看病难”其实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欧美医疗技术水平高的国家,他们的医疗问题也是各种坑,管理者也头大。这源于医疗资源本身就是极其稀缺的资源,医生的成长周期又超级长,有病看医生又是刚需,“物美价廉”在市场角度而言是逆天的,必然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或者变相补偿不被承认的医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解决之道在于如何通过将生病的风险转嫁或者风险控制,并且关键在于如何在各方利益博弈下寻求合理解决“医疗费用谁来买单”的核心问题。就医体验是另外一个需要重点的方向。患病后的心理常是五味杂陈,各种焦虑、恐惧……随之而来,患者心理,是提升就医体验值得去大做文章的领域。

FromInternet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值得我们细细咀嚼。本期惠济君邀请诸任之老师与我们聊聊患病后的10种常见心理,普及患者心理学的一丢丢基本常识。

本文首发于“诸任之谈医学人文”,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他转载。

患者,或称为病人,是一种社会的特殊角色。区别于身体或心理健康的人群,他们往往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尤其在疾病变化快速或久治不愈的情况下,表现的更为明显。掌握患者的心理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特别是掌控疾病进展、好转等至关重要。以下是常见的10种心理表现,患者或多或少都会有这些表现,医务人员需要理解患者、找到问题点并与之更好地沟通。

惯性思维

FromInternet

惯性是一种心理定势,患者看病之初,有些会幻想自己没有患病,可能是医生搞错了,这是惯性思维造成的。而当疾病好转后,又认为自己没有完全恢复,要求继续住院观察和治疗,不愿出院,这是习惯了病人身份的惰性表现。

异常感觉增多

FromInternet

患者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声、光、温度等特别敏感,稍有声响就紧张不安;躯体不适的耐受力下降、主观体验增强,如感到动脉猛跳,神经颤抖等,害怕这些变化会加重病情。对别人的说话声调、动作等也会挑剔,易反感。

情感脆弱

FromInternet

患者易激动、朝他人发怒;遇事心烦意乱,常为小事而发火;动不动就容易哭,怨恨命运;常常自责、作践自己。

容易猜忌

FromInternet

久病不愈的患者易盲目猜疑,对他人的表情、神态、行为等特别敏感、多疑;甚至对医生诊断、治疗、护理也会产生怀疑、不信任,对各种检查、不同治疗均要追根寻底;若亲人探视不及时或次数减少亦会怀疑对他冷淡或另有新欢等。

焦虑或恐惧

FromInternet

患者对自身健康或客观事物作出远低于事实的评估,特别是疾病不见好转或病情稍有恶化;当康复无望时表现为复杂情绪反应,其主要特征是恐惧和担心。也可因担心家庭、工作、经济、学习、婚姻问题等社会因素而焦虑烦恼、坐立不安。病人焦虑的表现为肌肉紧张、出汗、搓手顿足、紧握拳头、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上升等,也可出现失眠、头痛。

被抛弃感

FromInternet

医院新环境,与陌生人相处感到孤独,且住院的每天生活单调及受限。从早到晚,进餐、查房、服药、治疗、睡眠,日复一日,尤其长期住院的病人,不喜与人沟通的,更是度日如年。被抛弃感可使人烦恼、焦虑、恐慌;使人感到凄凉、被遗弃而消极悲观。特殊情况下,患者会选择自杀。

抑郁表现

FromInternet

因患病丧失了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或疾病导致了外貌、形象变化,病人情绪变得异常悲观,少言寡语,对外界的任何事物不感兴趣,特别是以往感兴趣的也没有反应;哭泣不语或叫苦连天;有的病人自暴自弃、放弃治疗,严重者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习得性无助

FromInternet

当患者认为自己对所处环境没有控制力并无力改变时,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这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之任之、被动挨打的情绪反应。这种无助还可以泛化而导致失望和抑郁等临床表现。病人呈现出淡漠、缄默不语,或自卑自怜、在怨恨,或在回首往事留恋人生,或在默默告别人世。

自尊心超强

FromInternet

患者希望得到他人关心、尊重,尤其得重视其病情。愿听安慰与疏导的话语,自认为应受到特殊照顾、特别尊重,特别注意医护人员的态度,稍有不妥即视为对其不尊重而生气,对治疗不合作。

希望落空

FromInternet

患者期望可能是对未来的美好想象的追求。不论急性或慢性病人都希望获得同情和支持,得到认真的诊治和护理,急盼早日康复。那些期望水准较高的病人,往往把家属的安慰、医护人员的鼓励视为病情好转,甚至即将痊愈的征兆。期待心理是一个人渴望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客观上对治疗是有益的。但要预防一旦期待的目标落空,病人会陷入迷惘之中,情绪消沉,甚至精神崩溃。

本期内容供稿:谢忠士医生

结语

患者心理,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更是身边亲朋好友需要做的事,解决了心理障碍,才能直面病魔,才能好好看病,才有希望争取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惠济君希望通过类似这样的科普文章能够帮助对自身情况有所疑虑的患者朋友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相关基本常识,同时因为疾病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也希望患者朋友们能够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详细的诊断,避免误诊而延误治疗。

编辑:钟远秋审核:邹勇博士

你可能还想看

医生故事汇(一)---深夜、监护仪上消失的波形!医生故事汇(二)---肛门里长出来的牙齿!医生故事汇(三)---裂开的刀口!医生故事汇(四)---当黑涩会遇到实习小医生美丽秘籍:选个隐形眼镜,美美过个“爱眼日”爱眼涨姿势:近视眼镜越戴越深吗?爱眼涨姿势:如何让弱视远离你的孩子爱娃涨姿势:为什么宝宝总感冒?如何提高免疫力?爱娃涨姿势:宝宝便秘不焦虑,绿色疗法来帮忙医生故事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个基层男科医生的成长经历揭秘

强势登陆北京、浙江卫视的《外科风云》剧前剧后的故事

美术监制:刘紫庭博士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好
兰州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yf/17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