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感觉就是字都认识,心里却不太明白在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讲。心中有个问号,为什么要读自己看不太懂的书。
看不懂,主要标志是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种先后顺序讲故事?书里的表达方式跟自己说话方式不一样,遣词造句的顺序不一样,喜欢用的词语不一样。还有就是离日常生活太远,不是常识范围。比如学习行政法就会觉得莫名其妙,都是凭空跑出来,可能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是被行政法约束的对象,而不是用行政法约束别人的对象。
看书觉得巴斯夏不是很喜欢使用税收手段调节经济,即便是要用税收方式也要经过民众的讨论、论证。有权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集团使用税收手段牟利。为什么讨厌征税,是不是自罗马时期起欧洲人就对罗马派出的收税官感到厌恶。他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税收是一种剥削手段,而自由贸易是一种自主的的选择。
书的章节应该是有逻辑顺序的。先讲一个橱窗玻璃的故事,然后从军人、赋税、艺术、公共管理、中介、贸易、工业制造、殖民地管理、道德、就业,十个环节论述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这十个环节应该是作者时代最重要的十个经济环节,是一条线,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体系。这是书的目录告诉我的,但因为不了解写书的那段时代背景,那段历史,也就不知道为什么作者要论述这些问题。这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说法国曾经是思想上的巨人,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巴斯夏就在想这些问题,他的思考也是构成法国为思想巨人的一环吧。算吗?不清楚,这就是知道的太少造成的目光短浅,除了别人让你觉得的的伟大,自己都判断不出什么是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