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联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万。
No.1
总体情况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No.2
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综合问题,关乎到教育、心理、法律、经济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帮助和支持。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于年发起的一项以少年儿童安全自护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少先队品牌活动。它对引导少年儿童平安自护和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No.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爱心培育以心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用“爱心育人”。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爱,能使淫雨霏霏转为艳阳高照。
2.尊重以礼以情觉悟
农村留守儿童,拥有作为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尊重。心理学家爱默森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要构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健康平台,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留守儿童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育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3.平等相待以事醒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接近你,从而产生足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4、信任鼓励提高觉悟
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时,我们也要信任他们,尊重他们。我们应当因材施教,发展特长,树立信心,组织转化。在他们失败时,以坚信的口吻,鼓舞他们,在他们成功时,以真诚的态度,祝贺他们。让他们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学生感到你是一个可亲近的大朋友,这将会带给他们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让他们时时处处不怕出错,不怕走弯路,奋起直追。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其找回自尊,树立自信心,还有助于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学习中,消除负面因素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5、肯定成绩大彻大悟
对于留守儿童,我们最好是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留守儿童又何尝不是呢?他们更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肯定和赞赏,尤其需要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
总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协作。让充满爱的全面教育真切构建起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健康平台。
儿童少年精神科简介
儿童少年精神科病房于年3月成立。为豫中南首家标准化开放性儿少精神科病房。现设床位30张,成立之初,积极邀请国内著名的儿童少年精神病学家前来带教查房。
儿童开放病房能为患者提供较为宽松的活动空间及接近现实生活的环境与条件,患者将享有更多的自由与尊重,同时家属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儿少科病房是我院为满足患者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专门设置的病房。较普通精神科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标准化。符合二级分科要求和社会的需求。该病房的服务对象是患有学校恐怖症、儿童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强迫症、童年情绪障碍、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儿童孤独症、厌食症、贪食症、选择性缄默症、神经性呕吐、学习困难、精神发育迟滞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等各类患者,病情适合住开放病房,并对病室和服务有特殊要求的患者。
收治病种范围
1、行为问题(多动症、抽动障碍,品行问题、对立违抗行为、拔毛症等),
2、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成绩不平衡、不会阅读、不会计算),
3、情绪障碍(离别焦虑症、学校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缄默症),
4、发育性障碍(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和治疗,
5、精神病性障碍。
6.厌食症、贪食症。
7.夜惊症、夜游症。
治疗特色
该科以儿童心理障碍治疗为主。除了采取精神科常规西药治疗外,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治疗项目:家庭心理治疗:以家庭为单位,对患儿背后的家庭关系进行治疗,从不良关系中扰动家庭,达到治疗目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针对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过度紧张、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心脑认知治疗:通过游戏性训练改善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用非药物治疗促进疾病康复。音乐治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稳定患者情绪,愿意配合住院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团体治疗:可调节情绪,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调节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促进精神疾病康复。感觉统合治疗:针对儿童的各项感觉统合功能失调,进行评估,针对每个儿童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感觉统合治疗,促进儿童感觉动作协调,促进疾病康复。对各种孤独症、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有较好的疗效。针对不同的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康复及健康指导方法,突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科主任简介
郭平,男,51岁,中共党员。医院儿童少年精神科主任,三级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市精神科学会常委,市儿童康复学会常委。曾在上海交大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中南大学湘医院进修儿童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从事儿童青少年精神科30年,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获“医院科技创新人才奖”,“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拔尖人才”市“十大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30余篇。获市厅级科技进步1等奖1项,2等奖8项。
患者享有的条件
当患者收住该病房后,患者将享有:
独享的病房:设有陪护床、电视、空调、洗浴室、免费WiFi等设施。
心理、物理治疗设施:团体治疗室、沙盘治疗室、音乐治疗室、生物反馈治疗室、心脑认知治疗室、个体咨询室、家庭治疗室等。
亲友的陪护:所有患者均可由亲友全程陪护。
开放的管理:住院1周以后,若病情允许,患者可由家属伴随,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外出,在医院附近活动。可自带手机、便携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
优质的医疗服务:该病房拥有卓越的医疗护理团队。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其中两名医生担任过多年病房主任和心理科主任,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护士人员配置充足,护理经验丰富。病房在积极开展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通过与心理科资深心理治疗师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多种模式的心理治疗服务。
便捷的随访:病房将保证为出院患者提供门诊预约及电话咨询服务。
儿科全体工作人员祝愿所有患者早日康复!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该病房的情况,可拨打病房-21儿科病房垂询,或与科主任联系
监制:张翼主编:陈家欣编辑:黄杰陈雷供稿人:郭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