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别选择性缄默症分享几个要点

与自闭症和亚斯伯格症的区别

虽然同样有语言沟通上的问题,但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其语言能力本身是正常的,与亚斯伯格症、自闭症的语言能力发展迟缓不同,这点可以先做区分。

1个月以上的观察期

有些孩子骤然来到全然陌生的环境(例如:从台湾搬到美国、或刚进一所新的学校),因为语言不通或怕生而导致的缄默也必须排除。通常这时要给孩子一段适应观察期,如果孩子的缄默期在一个月之内,都还算单纯正常,若超过一个月、甚至长达半年、一年在该说话的场合都不说话,回家却能开口,就必须请专家评估是否有问题。

行为动作也受抑制

对于选择性缄默的孩子来说,语言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但有时他们的行为动作方面也会有受到抑制的现象。最严重的孩子不但不发出声音、甚至连动作也没有;而有些孩子虽然没发出声音,但会用手指东西来表达意见;有的孩子会听指令行动,有的则连动作都不太明显(例如:大家都在上律动课,他却不一起跳;或玩躲猫猫时所有孩子都跑掉了,他还杵在原地不动)。

语言方面,有些状况好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发出声音与人交谈,但一对一时还可以,旁边有别人就不行;或是封闭式的问题可以,开放性的就不行;或者念课文还可以,但问问题就无法回答;安静一点可以,太嘈杂的环境就不行…等,每个孩子缄默的程度会有所差异。

观察指标

其实,选择性缄默症在幼儿阶段并不像自闭儿或唐氏儿在外表或外显行为上那么容易被发现,特别是当「安静」、「乖巧」、「听话」被赋予较为正向的印象及期待时更是如此。再加上若幼儿园的师生比例太悬殊,孩子长期保持缄默,更容易被老师所忽略(相对于活泼捣蛋的小孩来说),难有积极介入的机会。

由于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在家通常可以正常说话,在学校时较容易发生缄默的情形,因此,幼儿园老师能否敏感地察觉孩子的异状就显得格外重要!以下特别列出几项观察指标,提供给老师们作为参考:

眼神回避

脸部表情僵硬

不敢笑出声音

动作反应小

动作反应慢

态度被动

嘴巴紧闭或嘴巴微张但发不出声音

酝酿说话前有需多小动作(如:抿嘴、伸舌头、吞口水、抓脸),但时间到又缩回去

以气音说话

说话音量微弱小声

说话使用词汇量少

说话断断续续

仅敢朗读课本不敢与人说话

只能回答封闭式答案的问话

仅敢在一人面前说话

仅敢在某一场合说话(如:校园角落)

报名

赞赏

长按







































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
广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jc/1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