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是拯救选择性缄默症孩子的天使

入园大概2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孩子很高兴的对我说,今天在幼儿园玩捉迷藏了,是和小天同学一起玩的,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她和小天同学各自藏在什么地方?怎么数到十,被抓住后各自怎么反应。我听后简直惊呆了!难道孩子突然就突破了自我,打破了缄默?第二天,我发短信向老师求证此事的真实性。老师说根本就没有玩捉迷藏,是孩子自己想象出来的,说明孩子特别想和小天同学玩。知道真相后,我痛心疾首,决心帮助孩子尽快交到好朋友。接下来的几个周末,我经常约她的三个同桌一起玩。虽然玩的时候一开始不说话,但看得出来,她非常开心。后来熟悉了,就开始说话了。除了同桌外,我把班里的同学都梳理了一遍,住的远的,不方便约的,PASS掉;性格不开朗,几乎不说话的,PASS掉;性格活泼、住得近的成为首约对象。就这样,小樱桃成了她的第一个、也是最好的朋友。我们俩家小区挨着,放学后,不是去她家玩,就是来我家玩。周末也约着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让小樱桃带着孩子与别的小朋友互动。有了好朋友后,孩子变得爱上学了,不再早上一睁眼就哭着说不上学,而是开始期待上学。放学时,虽然在校门内,还是一脸的无表情,但一出校门,立马开心起来,大叫着好朋友的名字,一定要拉着好朋友的手一起回家。如果好朋友和别的小朋友拉手,还有点吃醋不高兴。小樱桃是个活泼开朗的小朋友,见谁都自来熟。在她的带动下,孩子开始积极参加活动了,也慢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甚至像鹦鹉一样经常学好朋友说话,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小草莓”,简直成了小樱桃的小尾巴。小樱桃原本不是孩子的同桌,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成了同桌。我觉得这是老师帮助我家孩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后来看《资源手册》和《治疗指南》,里面也多次提到,要把好朋友安排在孩子的周围,让孩子感到舒适和放松。选择性缄默症和内向完全不同。内向的人享受独处,喜欢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并不那么渴望社交,有的还感到社交疲惫。但选择性缄默症孩子非常渴望友情,渴望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经验,害怕社交,甚至恐惧社交。好朋友的存在,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了期待,让孩子在幼儿园有了舒适圈,让孩子慢慢学会了社交,慢慢走出缄默。好朋友真的是拯救选择性缄默症孩子的天使!家长和老师帮助孩子交到好朋友,是帮助孩子走出缄默的关键举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zl/77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