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三,
据说,今天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
那老鼠嫁女儿
能够给您教会孩子什么内容呢?
首先
我们可以判断
什么是女孩,
什么是男孩,
那他现在嫁的是女孩,
那是选择哪一个呢?
让孩子选择,
选择这个女孩
然后你告诉他/她老鼠嫁女儿
我们要怎么样啊?
带上漂亮的头盔
要穿上红色的衣服,
穿上红色的裙子,
所以呢,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女孩子的图片,
让你的孩子去涂色
涂上红色呀,
对不对?
然后呢,
你就可以假扮是
抬花轿
这样把手抬着
然后把这个纸
放在手上说
我们给她抬轿子吧
让他们送到新郎家
抬轿子喽
那这个抬的过程中间
你还可以有意的故意往前后拉动
这样你的孩子要配合你
他/她也要前后拉动
你还得随时小心
唉呀
这个字别飞走了
当然
为了避免他飞走
你还可以用点胶粘在手上
然后呢
你们可以编一个口诀
比如说
老鼠嫁女儿
嫁到新郎家
吃下小喜糖
大家乐哈哈
这样你的孩子
可以一边表演
一边来说口诀
这样呢
你的孩子参与到整个喜气洋洋的
老鼠嫁女儿的过程
他会不会很开心呢?
知识点拓展:
4步让自闭症孩子快速分辨人物
孤独症孩子最核心的症状就是社交障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人、物不分,人、人不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闭症的孩子没这么决绝,但他们却真的不太能分辨人和物的区别。他们经常将人也作为一件物品,比如,想让你给他拿东西时,应该是看着你,请你帮着拿;对于自闭症的孩子,不会去看你,只用手抓着你的手让你帮他。此时你只是个架子。有些家长常会发现,带孤独症孩子出去玩儿,如果妈妈藏起来了,他不会找妈妈。更不懂得找人寻求帮助。对于分辨人物来说,有些孩子特别困难,甚至平时带他的爸爸、妈妈也会叫错。不能区辨“你我他”,人物关系对他们来说更是难题。每每这个时候,爸妈的心里都会有说不出的痛。孤独症孩子不能很好的分辨人物、不认人、叫人会叫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孤独症孩子注意力往往停留在静态的卡片或动态动画片上。不能持续性看着人的脸进行对话,这样孩子不能持续性看着人的面部的孩子,往往不能分辨人物。2.孩子看人时只看局部,比如只看到了人的眼睛、耳朵、嘴巴或者是鼻子,但是没有看到整个面部,所以会时常记不住谁是谁,会认错人。3.有些孩子能够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外貌特征,但是对人物的称谓分辨不清,记忆力差,往往会张冠李戴,这样就会看见妈妈时叫别人的名字或者称呼错。4.孩子对人称代词与人物的关系理解不够,可以叫准爸爸叫小明,妈妈叫小丽,我是小蜗牛,等换种问法:他叫什么?他是谁?你叫什么?我叫什么?他们在做什么?等孩子就分不清了,也往往会陷入思索中,或者会叫错。我们要怎样引导孩子进行人物分辨的训练呢?
首先,在刚教孩子进行人物分辨时,先不要让孩子去强制回答,他是谁的问题,或者他叫什么的问题。孩子的理解力是循序渐进提升上来的,所以要从基础能力开始,具体步骤:第一步:命名对于命名,对于人物的命名,建议从家庭成员开始,可以在生活中直接与家庭成员进行练习。也可以先用家庭成员照片进行练习,然后将照片与现实人物进行联系。第二步:区辨区辨训练步骤:1.与孩子面对面坐下。2.将三张人物正面照片等距摆放在桌上。3.获取孩子的注意力(目光对视)。4.给予指令:“找找XX?”,比如“找找爷爷”。5.当孩子做出正确反应,马上夸奖孩子,并强调“这是XX”,如,“太棒了,这是爷爷”,并给予孩子强化物。当孩子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时,家长要及时辅助孩子指出相应的照片。但辅助需要在指令发出后,孩子不能完成或者有错误反应的时候及时给予。6.随机调整照片位置,进入下一回。要注意的是:人物照片尺寸尽量要统一,包括照片大小和背景颜色,以免孩子通过除面部以外的其他特征进行区辨。在给予指令的时候,要注意随机,避免下意识的。第三步:配对1.与孩子面对面坐下。2.桌面上呈现几张不同家庭成员的照片。3.拿取其中一位成员的其他照片递给孩子,并给指令:“同一个人放一起”。4.当孩子将给出的照片与桌面上呈现的相应的人的照片放在一起时,马上夸奖,并给予强化物。同样的,要正确给予辅助。第四步:泛化1.同一人物不同照片。在孩子完全掌握技能的后期,可以尝试使用同一人物的不同照片,确保孩子是根据多个不同特征来判断人物。照片可以是不同服装场景的生活照,刚开始建议还是从大头照开始(即能够明确看到面部)。2.合照或者集体照。呈现一张多人照片(不需要其中所有人孩子都认识),家长让孩子指出特定的人。训练步骤与上述的几个操作步骤类似,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自然地展开。3.生活场景运用。也可以选择在一些生活场景去运用。比如,让孩子先给别人传送物品;如:送杯子/玩具/食物等(不要是孩子特别迷恋的)。可以从各个方位由近到远让孩子送。刚开始位置是固定的,到后面可以不固定位置,让目标任务移动起来;也可以让目标任务与其他人在一起,让孩子去送,在2个/3个/很多个成员中完成送东西的任务。每次孩子送东西到目标人物手上时,可以辅助孩子看向目标人物的脸,并再次强调目标人物的身份。像这样类似的生活场景是有很多的,在与孩子游戏中也可以适时的进行穿插泛化。只要家长有这个意识,真正用心,其实会发现生活中可以愉快教学的地方有很多。HappyNewYear
点击图片一键领取
这个春节,还有一个礼物要送给您。
杜老师抖音号每天教您春节给孩子训练的小技巧,千万别错过哦!
抖音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