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篇慈怀理事会的长文案,据说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时颇为震撼,“没有任何花哨的排版设计,大道至简,只有由浅入深拳拳到肉的精辟,篇幅虽长,却没有一句废话”。
嗨,我得了癌症。你好吗?关于末期疾病的谈话技巧。
如果你正在为某种疾病受苦,我们要鼓励你,用轻松的姿态面对它。在晚宴排队上,你可以这样和别人谈起:“我的医生说我只能活两年,但是我打算活得比他更久。”或是,你也可以幽默地说:“我的星座是天蝎座,专克我的毒瘤,以毒攻毒。”
公开讨论你的病情,是非常有效的疗法。当你打开你的心胸,每个人(包括你自己)才能学着如何去处理病情所带来的焦虑和不确定感。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只字不提死亡,并不表示死亡就不存在。相反地,勇敢地去说、去面对,可以让你和至亲至爱的人的心连得更紧。
也许你会这么想:压抑情绪,只字不提,可以让家人的心情更好过-些。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告诉你,这么做,根本于事无补。相反的,此时此刻,你更应该和家人一起分担心里的悲哀,想哭就哭,也让他们和你一起哭。毕竟这是你的生命中最悲痛难忍的一刻,哭了反而轻松。而且,因为你的悲情宣泄,关心你的人的悲情也得到了宣泄。通过这样的痛哭与宣泄,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渐渐地接受宇宙万物最终必然走向死亡的事实。
在面对病患哭诉的时候,我们能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力量,就是让他们感觉你一直都感同身受。当然,你难免会紧张地问:“那我应该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我们的建议是:尽心地去听。听他哭诉,听他回忆,听他的悲伤,也听他坦然地说出生命即将结束的无奈。然后,再听他又一遍地哭。除此以外,别无更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勇敢地面对死亡的真实。到最后,在充满真诚跟关爱的氛围中,你才有力量去接受原本不能接受的事实。
我们的文化倾向对末期疾病保持缄默,或是把它视为羞耻的事。垂死的病人被当作是已经病故的‘活死人’。我们从来不否认,这些垂死的病人,正一步一步的走向死亡,但是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却无疑是残忍的‘活埋’他们。我们认为他们毫无能力,不能自主做决定;我们不听他们的意见;我们忽视他们的需求;我们对他们隐藏一切的讯息;我们甚至把他们当成’隐形人’,当作他们根本不存在。但是,此刻的他们,却是最需要我们情感上的支持,而我们,却把他们孤立起来,最后,让他们孤独的死去!
新加坡慈怀理事会相信,没有人应该孤独的死。我们不仅白癜风专业医院资讯网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