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联合国发起了《拥有食物为基本人权》议案。
议案全文道德正确到了极致,近乎于废话,却被以色列联合美国的“一票否决权”反对这项提案。
最后投票这项提案,全球票赞成,5票弃权,2票反对,一票是美国,另一票就是以色列。
因为这个议案,对以色列以“限制食物”的方式清除巴勒斯坦人的计划,造成了威胁。
年10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第二次就巴以冲突问题决议草案进行投票。
这一轮最接近达成全球共识,支持率接近拉满,最能实现对老百姓人道主义保护的的提案,只有一个国家反对,那就是美国,然后被一票否决。
为什么世界警察美国频繁被以色列牵着走?
为什么美国无法像掌控其他盟友一样,节制以色列的行为?
《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
这本书最早是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应《大西洋月刊》之邀,写作了研究文章《以色列游说集团》。
但是《大西洋月刊》最终因为文章锋芒太过于直白,而拒绝发表稿件,最终于年3月发表于《伦敦书评》杂志。
两位教授敢于触碰美国社会里的禁忌话题,文章刚一发表,就引来了支持方与反对方之间的激烈争论。
这本书清晰地分析了一个由个人和组织所构成的松散联盟,如何一步步塑造了美以之间的特别关系,从而使美国的外交政策朝亲以色列的方向倾斜。
一直以来,美国在外交政策上一直强调国家利益,但事实上其中东政策并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根本原因在于,其外交政策已经被以色列游说集团绑架了。
政客们为怕失去竞选资金,而对任何对以色列的批评三缄其口。
号称言论独立的美国媒体和智库大多由亲以势力把持,这就好像宿主已经被寄生虫控制,失去了独立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