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艺美学研究
谭好哲指出话语体系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所能达到的思维能力、理论水准、精神品格的标志,关涉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及其国际学术地位的轻重和学术影响的大小。为此,在新时代的理论建设中应该在目的性、主体性、专业性三个方面做出更加具有自觉意识的追求和努力。他认为话语体系建设不能停留在随随便便地发感想谈意见的层面,必须具有理论系统性,是具有思想贯通性的理论内容、符合逻辑与规范的理性论证和由特定术语构成的话语表达形式有机融合的产物,思想观念、论证逻辑与表达术语三者缺一不可。
凌晨光在《不同视角下的“透视”理论研究》一文中提出,“视角”是与主体认知行为和认知能力有关的概念,它指由主体的位置和出发点所限制的看待对象的角度、面向以及由此决定的认识态度和意趣。“透视”则与一定视角下看待对象的方式、规则和结果有关。出于一定视角的观看与特定的透视结果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而在造型艺术领域,透视又与艺术认识和表现的法则、规律有关,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中,人们对透视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代表了其对艺术与主体观念、社会生活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