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变矫情不,这可能是产后抑郁

说到生孩子不少新手爸妈以为“卸完货”就解放了谁知道不仅多了个“小祖宗”折腾新妈妈们说话也变得“矫情”了就像这样:许多爸爸觉得很奇怪,怎么生完之后,跟老婆的对话都变成这样了呢?在心理咨询室里,当问到妈妈们在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如何对家人表述自己的心情与需求时,好几位妈妈都给出了上面的话。经过测试后,几位妈妈都表现出了产后抑郁的倾向或征兆。产后抑郁看似是一个被普及了很久的话题,可是毕竟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资源单薄的家庭,面对的可能是双职工的状态,没有长辈的帮助,需要独立面对新生命诞生的手足无措。资源丰厚的家庭,也许有若干个长辈伸出援手,人手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确实有人曾经说过,上帝最不合理的设计,就是让所有的男性和女性,在没有经过培训的状态下,就当上了父母。年轻的男女,依然沐浴在新婚甜蜜的余波中,享受着孕育生命的美好,憧憬着乖巧可爱的宝宝,却不知为何偏偏跳过了产后育儿这个环节,从来没有预判过可能遇到的危机和风险。其实生儿育女,和人生中的其他环节一样,对可能出现的变化,要做一些适当的心理建设。就好比一个人走向工作岗位前,他就能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学生时代一样懒散,至少没有了寒暑假,肩负的责任也不能同日而语。同样,当一对夫妻做好升级的准备,那么就像手游里的设置一样:想升级,就要先打怪!随着你家小怪物的降临,不请自来的可能还有另外一些小怪物,那就是产妇和产后家庭面临的一系列变化。主要包括生理、心理与社会这三个层面:●生理怀孕或生产后,妈妈荷尔蒙改变、生产体力的耗损(产后伤口疼痛及全身虚弱乏力)等。●心理身体形象改变、生活各种精神压力、生产过程引起过度的害怕和惊慌、产后新生儿照顾上的压力及每天不足够的睡眠。●社会角色改变的适应性、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宝宝的表现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回到工作岗位后的职责变化等。所以说,妈妈所要面临的可不单单是一个初来乍到的生命,而是精力、能力、时间和空间的各种挑战。难怪有些妈妈会说:午夜起床给孩子喂奶时,恍惚中都不知道自己身在哪个星球。由于孩子和妈妈的天然依附关系,妈妈会成为孩子生理(喂养、起居)和心理(关爱、安抚)需求的第一提供者。这导致了很多爸爸,自动把自己放到了二线的位置上,并出现了一下一些看似“自然”的想法:孩子的妈妈应该可以搞得定理由:因为她曾经做得不错这件事应该不需要我参与了理由:自己曾经越帮越忙她是不是太脆弱了?理由:产前的她不是这样的这分明就是无理取闹理由:根本无法理解孩子妈为什么要发脾气我回避一下就好了理由:她自己呆会就好起来了,或者父母会干预的过去几年中,产妇抱着孩子寻短见的报道屡见不鲜。其实让产后妈妈们绝望的,还不止是育儿和各种心理问题。如果说宝宝的微笑能治愈妈妈育儿的辛劳,那么产后抑郁的问题只有靠家人(尤其是老公)的体贴入微了。产后妈妈在悲伤及抑郁的情绪下,常会伴随着以下症状:对大多数或所有活动失去乐趣及兴趣、情绪躁动不安、食欲改变、感觉罪恶感、无价值感、专注力缺乏、失去活力、处理家庭或工作事务出现障碍对宝宝出现负向想法、明显焦虑、出现死亡或自杀想法、睡眠障碍等。而在这些状态下,其实妈妈很难精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试想一下,当你彻夜未眠,第二天谁还能静心坐下来,泡上茶对着丈夫细数昨晚的心潮起伏呢?因此,作为伴侣,丈夫不应只是作为观望者,甚至不能仅仅作为聆听者,还应该成为一个信息的解读者。回答文章开始,难道“我很好,不用管我”这句话里所传达的,就真的是岁月静好的信息吗?西方有位妈妈曾经说:“我每天都要假装自己很好,因为我害怕别人说我很软弱,像疯子一样,我不想让别人说我是个很糟糕的妈妈。”所以,丈夫们要记住一点:你的妻子不是超人,过去不曾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会是。东方文化的内敛和缄默,以及一些传统思想的遗留,让很多妻子在产后会给自己贴上一些标签,也给了自己太多的压力、太高的要求,以至于产后抑郁、甚至是跳楼自杀,都被指责为公主病。妈妈们其实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丈夫和家人不要过度放大她们的失误和软弱,而是从生活的细微处,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她们的付出和辛劳。千万不要发生妈妈其实已经在死亡边缘试探,而爸爸却以为她很好的悲剧。“熬完前三个月就好了”“孩子好像懂事了,要不再生一个吧”“有经验了,下次不会抑郁了吧”事实上,西方一些国家已经把产后抑郁的风险期,从产后12个月,延伸到了24个月。这说明,其实在孩子两岁前,妈妈都会面临这罹患抑郁的风险。而事实证明,一些孩子的生理发育(比如频繁生病)也要到两岁以后才会趋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二胎的政策也会使得很多家庭在思考要第二个孩子。而就像上文所描述的,很多父母再一次忽略了二胎给家庭所带来的变化,以及相关的风险。这可不是耸人听闻,如果对双方的能力、关系和家庭资源没有充足的评估,第二个孩子带来的会是加倍,甚至是数倍的体力和精力付出。“爱丁堡产后抑郁评估量表”是最常被拿来评估产妇精神抑郁状态的工具。然而,其实我们可以把它拿来作为一个产前的读物。量表里提出了10个问题:①我能看到事物有趣的一面,并笑得开心②我欣然期待未来的一切③当事情出错时,我会不必要地责备自己④我无缘无故感到焦虑和担心⑤我无缘无故感到害怕和惊慌⑥很多事情冲着我而来,使我透不过气⑦我很不开心,以致失眠⑧我感到难过和悲伤⑨我不开心到哭⑩我想过要伤害自己这些问题,等到产后抑郁时才拿出来做评测,其实说明妈妈以及步入了危险期。其实在产前,准爸爸准妈妈们就可以一起阅读这些问题,或者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问问自己在遭遇误解或资源匮乏时,有没有可能出现上述的情况?如果会,那么该如何去解决?生命的繁衍也许是大部分人基因里携带的一种本能义务,只是在履行义务时,如果多一些未雨绸缪,妈妈们才能从心底说出“我很好”。-END-生娃真累,给妈妈们点个“好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yf/93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