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课程主题是“与狼共舞,勇攀高峰——如何化解和升华职场焦虑”。人生道路本就充满未知和困难,特别是在职场,没有谁会一帆风顺。在压力山大的职场,焦虑、抑郁、早衰、猝死等隐形杀手正威胁着职场人的身心健康。如果无法适时进行自我调整和治疗干预,不但会影响到正常工作,甚至会波及个人生活。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个话题:职场焦虑。总共分三讲,第一讲是关于职场焦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五球理论
美国著名企业家、社会心理学家BrianDyson,曾在一所享有盛誉的大学毕业典礼上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人生就像一个小丑在玩五个球,我们要把它们保持在空中不停地转。只有将这五个球保持平衡地玩在空中,你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完整的、幸福的人生。
这五个球分别代表健康、朋友、家庭、职业和心灵。只有在这五个方面同时获得成功,人生才是完整的、幸福的。但这五个球里有四个球是玻璃的,一个球是橡皮的,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的话,那四个玻璃球就可能会损伤、有刮痕,甚至可能粉碎,而那个橡皮球掉下去还有弹回来的机会。于是他问那些即将毕业的、对社会工作充满向往的大学生们,哪一个球是橡皮做的?
今天我也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在你的心目中,这五个球哪一个是橡皮球?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能不一样,或许答案有多种。可是BrianDyson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你们即将迈向的职场是橡皮球,在这五个球里面是弹性最大的。
世界上的很多名人,甚至上一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生也经历了许多高山低谷,他的事业也曾面临破产的时候。所以BrianDyson说,职业很重要,也是人生五球中缺一不可的,可是它有很多给我们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个理念给那些大学生带来很多的帮助,让他们在工作中会有一个平衡的理念:在积极上进的同时有一颗平和从容的心。
心理学五球理论告诉我们,人生真正的成功是在五个方面均衡的成就,缺一不可。其次,这个理论告诉我们,职业其实并不值得你那么焦虑,因为它有很多机会,有很多选择。
何为职场?
我们今天的一个问题就是,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进职场真的仅仅就是为了钱吗?
?马斯洛需求理论
这个社会心理学理论现在被很多行为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引用。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级,最基本的就是生理的需求,诸如呼吸、水、食物等,因为它们可以使我们活下来。这个需求满足了之后人会产生安全感的需求。比如说,职业是为了换几两碎银,那么你就要考虑到这个钱能不能长期稳定拿到,是不是随时会有淘汰的风险,这就是安全感的需求。这些基本需求和安全感需求被满足的时候,人还有亲情、爱情、友情等社会性情感的需求。这些需求被满足之后,人进一步还有被尊重的需求,最后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人内心其实有很大很大的空缺无法被填满,人只有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时候,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这个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就行,还需要有温暖的家,还需要别人对你的尊重,还需要考虑到我有选择的权利等。所以工作真的仅仅是为了钱吗?不完全是。刚才那个网络段子里面那句话,其实就说了工作还有个目的,是为了能够解我们万千慌张。万千慌张,在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对应的就是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物质生存需求,还有安全感、尊重、自我实现等等需求。需求理论和民国大师丰子恺先生提出的“人生三层楼”(三层楼,即代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处。
何为焦虑?
焦虑就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心。从焦虑衍生出来的还有恐惧和创伤,创伤是对过去事件的回忆,恐惧是对当前事件的反应。假设大家身在一个狭窄的空间,有人觉得如果遇到事情我怎么逃生?因此这些人去旅馆的时候特别谨慎,他们达到房间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墙壁上逃生通道地图。适当的焦虑是好的,因为一旦出现意外,他们可能跑得又快又对。但是有人到一个地方,就老想我怎么逃,如果逃不出去,怎么办?这就是习惯性恐慌。
焦虑不等于焦虑症,只有超出正常范围,严重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才成为焦虑症。职场中人对未来的焦虑主要是关乎如何可以多赚几两碎银,这几两碎银是否可以稳定持久,会不会有人把我的饭碗夺走。
1何为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DSM-5诊断与分类标准中“焦虑障碍”:广泛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惊恐发作、广场恐惧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和选择性缄默症等。
你的焦虑来自哪里?通常来自:同龄人的比较;领导的指责;后浪的追击;公司OKR、KPI等指标;家人的期待;自我的不满意。在什么时候会对自我最不满意呢?是入职工作之后5-10年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发展比较好的大学同学,有的已经上到中层或公司的副总,甚至有人做到上市公司的股东了。但是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讲,工作到十年,还仅仅是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
案例说明
陈勤,福建人,年就读浙江大学,随后到美国南加州大学读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后,曾就职于多家有名的IT公司,他最后的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是在Facebook做二级工程师,年收入大约40-50万美元。这个收入水平,在加州,一家人可以生活得很好。
但他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因业绩原因与上司发生争执,从Facebook顶楼跳下,当场死亡。这件事在硅谷华人中引起很大的震动。陈勤不是个例,许多华人工程师在美国打拼都很不容易,顶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在负重前行。也曾有许多人聚集在Facebook总部示威游行,期望资方改善用工环境,同时也企图唤醒大家对职场焦虑的重视。
人的一生有许多挑战,你的应对是你长期认知积累的体现。因此,我们要建立好的认知,顺势而为。陈勤的悲剧就是在他业绩不被公司认可时,没有深刻反思,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顺势而为,反而被长期焦虑和抑郁所吞噬,走上绝路。其实陈勤如果在专业咨询师帮助下,认清趋势,改变认知,重新定位,完全有可能迎来事业的第二个春天。
职场焦虑的深层原因
?原因一
很多时候,心理学的一些疾病,能够追溯到童年的经历。有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不幸福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一个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你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那些伤害,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处事的方式,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就不由自主会去复制。你需要用一辈子才能慢慢去改变那个原生态家庭带来的不良认知,来治愈你的童年。我们的焦虑就是因为这世上很难事事顺心。如果父母亲有酗酒的不良行为的话,那孩子一直是处在一个惊恐、不安全的情绪里面。所以童年的经历就会给人带来职场与生俱来的应激反应。
?原因二
压力是累积的。我们有一个表格,是生活事件压力的平均指数。大家可以看一下你这两年里面,有没有经历这些事情,这件事情的压力指数平均是多少?你如果超过的话,就会有一定焦虑的问题。如果没有合理释放的渠道累积的压力,不知不觉的时候就形成焦虑症。如果你测试超过分,你的压力就是非常非常厉害了。没有办法自行化解,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咨询帮助。
?原因三
生理上的原因。心理学实际上是建立在神经科学的基础上。我们知道大脑是非常复杂的,有几亿个神经细胞,每个细胞有几百个突触,每个突触又有几百个蛋白质构成。如果每一个蛋白质在大脑中相当于电脑的一个芯片,那么人脑相当于有上万亿个芯片,而美国现在最高级的电脑也只有个芯片,人脑的芯片相当于目前最高级电脑的一亿倍。
人脑是超级并行运作的。细胞突触和蛋白质是瞬间同时运动,所以神经递质运动非常奇妙,霎那间受体之间的信息就传递过去了。有三个神经递质的异常与焦虑有极大的关联: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分别跟人的驱动、兴趣、血压、心跳等关系很大。神经元形状像树根一样,它的营养成分叫做BDMF,翻译成中文叫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这个营养因子如果分泌正常,神经元就长得好,人就会愉快,聪明。那么压力对神经元造成什么破坏呢?压力过多的话,BDMF的基因就受影响,神经元营养供应不足,神经元这棵树就枯萎了,细胞就凋零了。同时,压力过多,也会导致刚才那三个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影响到人体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叫做HPA,就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HPA里面的杏仁核和海马回,首先受到影响,HPA就会亢奋。它亢奋产生的肾上腺素导致弹皮质激素分泌异常,弹皮质激素又反馈到HPA里面,HPA长期亢奋之后会带来逐渐的萎缩。这个焦虑如果不干预的话,将来就对海马回和杏仁核的萎缩会进一步加剧,甚至会发展为老年痴呆症等。这是职场焦虑生理机制。
?原因四
职场焦虑还有认知上的原因,如对自我认知的偏离,对世界和他人认知的不足。心理医生能够做的,就是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认知,使他们的认知能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原因五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容易导致焦虑的产生。如大量肉食,饮食不节制,饮食不规律,长期酗酒,吸烟,咖啡。尼古丁和咖啡因或许可以缓解一时焦虑,可是长期成瘾,很难戒掉,也是不可忽视导致职场焦虑的原因之一。
小结:焦虑实际上在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给这个系列的讲座取一个名字叫做:与狼共舞,勇攀高峰。在职场奋斗的每个阶段,焦虑一定是存在的。职位越高,责任越大,焦虑可能越大。那我们所要做的是什么呢?我们要与焦虑共舞,接受现实,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想办法化解和升华焦虑。在接下来的两节课里面我会跟大家分享如何识别焦虑的正向和反向效应,如何化解和升华职场焦虑。祝愿大家在职业生涯奋斗中直面焦虑,越战越勇,登高望远,人生充盈!扫码可看完整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