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作者:主创团·鹧鹄哨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JohannPachelbel-CanoninD)
近日,应采儿在社交网站晒出了儿子Jasper的作业。题目是用“浪费”造句,脑洞大开的他竟然写出:“我每天浪费钱。”这个“神造句”瞬间引发了网友们热烈讨论,而应采儿则在评论区里连连称叹“好句”。从评论中可以看出,应采儿对孩子的想象力是很欣赏的。因为,这脑洞大开的背后,蕴含的其实是孩子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其限制,而想象力可以拥抱整个世界,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父母在让孩子接受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呵护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的想象力与生俱来。前两天,女儿去隔壁姐姐家里玩,回来后告诉我,小姐姐掉牙了,流了好多血。我故意逗她,你也到换牙的年纪了,怕不怕掉牙。本以为她会惊恐,没想到她甜甜一笑说道:“不会啊,牙齿掉了,牙天使还会给我送回来的。”牙天使?我问她,这个说法是在哪里听来的。她一边给芭比娃娃编辫子,漫不经心地答道:“我自己想的。因为浩晴姐姐去年也掉牙齿了,但现在又重新长出来了。所以,我就想,世上应该有牙天使,在小朋友掉牙之后,偷偷又把牙送回来。”她一脸天真,似是对自己的猜想深信不疑。我想,要不要告诉她这个想法不科学,后来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要。虽然这样一来,可能会令她未能尽早掌握更多知识,但却能保护她美好的想象力。正如周国平在《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中写的那样:“在孩子幼年时期,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激活他的灵魂。”知识可以慢慢学习、慢慢积累,但孩子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却经不起当头一棒的打击。有想象力的孩子比较快乐。马克吐温说:“人的想象力是一个人最珍贵的财产,有充沛想象力的人是快乐的。”某节目中有一期的辩题是:父母要不要告诉孩子,童话都是假的?傅首尔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童年故事:因为爸爸离弃、生活拮据,妈妈带着她住到米仓里。米仓里满是老鼠,每天晚上发出的声音让她毛骨悚然。她的妈妈就给她编了一个故事,说老鼠会在夜里给睡觉乖的小朋友送来糖果。自此,她每天清晨醒来,枕边都有一颗彩色的糖果。她便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凭着想象与期盼,她度过了无数个恐惧的夜晚。为她悲凄的童年时光,带来了为数不多的快乐!想象力,是上帝公平地赐予每个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的出身有贫富之分,但想象力却没有。一个贫穷的孩子,拥有了想象力,也就拥有了富有的心灵、快乐的时光。想象力,可以给孩子抵御恐惧的力量,让孩子内心充满丰盈的安全感。想象力,可以给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帮助孩子走出痛苦时光。想象力,可以带给孩子美好期盼,点亮生活里的滴滴星光。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想象力是一种人类所拥有的,但似乎本应是神独有的能力……在未来,当人工智能变得比我们更加聪明的时候,想象力可能成为我们相比他们所仅有的优势。”这是《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的获奖感言。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刘慈欣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仰望星空,心中对宇宙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好奇与向往。他看的第一本科幻作品,就是《地心游记》。当时看书时正好被父亲碰见了,父亲当即将书夺过去,并告诉他:“这类书是‘毒草’,不能看。”刘慈欣当时一阵紧张害怕,但看着父亲仍然和颜悦色的表情,便小声问道:“这是一本什么书?”父亲愣了一下,慈爱地告诉他:“这叫‘科学幻想小说’,是有科学根据的创作。”说完,还将书还给了他。后来,刘慈欣说:“我的坚持,都源于父亲这几句话。”长大后的他通过科幻小说,用想象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独特的世界。想象力能赋予孩子创造力,而父母的支持与鼓励,更是能促进孩子创造力的发挥。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引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如果孩子的想象力都能被父母、老师、社会温柔呵护,并适当加以引导和开发。那么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创造不一样的人生,成为不同方面的人才。不要扼杀孩子想象力。孩子们天生的想象力,比成年人丰富。因为他们生下来便是一张白纸,未受世界过多渲染,大脑无拘无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越来越受到限制。这种天生的优势便慢慢消失殆尽,想象力的光芒也日渐黯淡。而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就曾有意无意地充当了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帮凶,甚至元凶。试回想,大家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是:“浪费时间!”“不要犯傻了!”“这是不可能的!”“那都是骗人的!”“正确的是这样!”“答案应该是这样!而我们,在成为父母后,是不是也曾有意无意地有过这样的行为?殊不知,这些看似真理、看似权威、看似规范、看似经验之谈的回应。像一盆盆当头淋下的冷水,将孩子的想象力和热情浇熄。父母考虑效益、讲究实际,却无形中让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变成了一种错误,甚至罪过!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晚上,父亲带着儿子散步,儿子忽然指着天空的月亮,兴致勃勃地问:“爸爸,那是灯吗?好大啊。”爸爸想都不想,便断然否定道:“别傻了,那是月亮。”孩子顿时就像如同犯错了一样,陷入了缄默。原本,他的思想正如同风筝一样在高空中飞翔。而爸爸自以为是的答案,就活生生将风筝的线切断,想象力也随之跌落。其实,很多问题的答案可以不止一种。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大家往往被教育得只认同模范答案。英国知名教育家SirKenRobinson说过,孩子是因为被“教育”了,导致思考的能力越来越低。他的观点是基于一个统计:98%的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他们的扩散性思考能力达到了成人的天才级。但5年后,就只剩下32%。10年后更少了,仅剩下10%的孩子具有不错的扩散性想象力。随着越长大,孩子被“教育”得越多,可拥有的想象力就越少。这是教育的成功,因为孩子终于学会了脚踏实地。却也是教育的失败,因为孩子失去了想象的快乐,也失去了创造的能力!如何呵护孩子的想象力?●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懂事后,就对各种现象产生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慢慢会形成独立的观点。这是非常可贵的,父母应该耐心倾听,适当时给予鼓励。不要因为孩子的想法幼稚可笑,就断然否定,甚至责骂。否则,不仅会打消孩子想象的热情,还会令孩子变得压抑和拒绝表达。●接受孩子的小怪癖有些孩子喜欢对着天空发呆,喜欢想入非非,喜欢观察某一些特别的现象。对于这些可能有些格格不入的情况,父母应以包容的心态尝试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能动则取笑,或责骂。孩子一般都很在意父母的看法,父母不经意的一个意见可能就会伤害了孩子。从而让孩子变得不自信,甚至认为自己的想象力是一种罪过。●不要嫌弃孩子麻烦孩子都很好奇,对于某些现象可能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甚至问到父母无言以对。其实,这是好事,证明孩子愿意去思考。但有些父母却认为孩子麻烦,往往没有耐心应对,这其实无形中就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带孩子多亲近自然有人说,自然界是最有趣的老师。孩子亲近自然,能更好地探索和感知世界,从而开拓视野,打开想象力、创造力的大门。●鼓励孩子阅读所谓,开卷有益。若要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没有什么会比开卷来得更直接、更简便。书中世界万千,带孩子走进书本的世界,能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每个孩子将来都会成为父母,而每个父母曾经也是一个孩子。希望父母,不要将自己儿时曾经遭受过的思想禁锢,也重蹈于孩子身上。呵护好,孩子与生俱来的想象力。让想象力成为孩子拥有快乐的起点,也拥有创造力的翅膀!END
作者:鹧鸪哨,本职是医生,行医救人是毕生志向,寄情文字是终身兴趣!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