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献给不爱说话的孩子的母亲

文章转自:儿童游戏辅导

说起自闭症,大致出现在刚出生未满月的婴儿到三岁左右的年龄段。与“少年期”的年龄段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自闭症儿童的母亲也好,还是家中有不愿意开口说话孩子的母亲也罢,她们必定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无论如何都期盼能从孩子口中听到一些话语,哪怕只是 一句。在此,我想记述有关的话题。

通常,大部分儿童患者母亲都会那样问道:“我究竟怎么教孩子说话才好呢?”不用说,如果有好办法,我本人更迫切想知道。我认为,对于“缄默症”“自闭症”儿童,并不是通过教授才能使得他们开口说话。如果在此先说结论,是在“具备某种条件的前提下,儿童们会自然地开口说话”。所谓的“某种条件”,是与儿童内心对周围环境信任的“安全感”密切相关。儿童是否开口说话,取决于与他们内心是否拥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感。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曾经说过,“婴儿最初的语言取决于‘母亲’”。本人也赞同这种观点。这里的“母亲”,有人应该是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小说《布里格手记》中描述的母亲形象。作品中的那位母亲亲切温柔地对孩子说道,“你不用害怕。只有妈妈感到了黑暗啊”。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始终与母亲宽大包容之心紧密相连。

因此,即使大人迫切地希望孩子开口说话,也不会如愿以偿。在让孩子开口说话之前,必须观察确认他们内心是否已经拥有一个安心的依靠、易于开口传递信息的环境。那才是首要条件。即使有了某种环境,部分母亲也可能感到不够安心。但是,如果母亲本人没有稳定的情绪,孩子就不可能感到轻松而愉快。所以,我个人希望,治疗师也好母亲也罢,都能够做到时常留意孩子着手的某个具体事项,特别是他们现在热心着手的事项。关于那些话题,你们应该与他们保持沟通交流。同时,必须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楚地发音。为了得到孩子的理解,必须不厌其烦地说上两三遍,而且不要求他们立刻开口应答。不能用过高底色音调,语速也不能太快。我觉得轻声看,并且缓慢地述说比较好。尽量与孩子保持同样的视线,边凝视孩子的眼睛边说话。对于避开视线的儿童,可以把手放在他们的肩旁上,随着说话的旋律轻微地拍打。要让儿童意识到述说的话语是向他们传递的信息,是一种表达方式。这非常重要。

这些步骤的目的不是教授孩子如何开口说话,是与他们内心的意志、想法交流,是互相确认的一个过程。那时,大人应该传递出极其自然的“语言”。避开过多地诉说,或者将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儿童。此外,嘴能够发出各种奇特的声音。例如,用舌尖发出声音、吹吹口哨,等等。有时,自闭症儿童会好奇地注视你的嘴形,也想迫切地知道奇怪的声音究竟从何而来。他们也许试着用手指插入你的嘴或津津有味地注视你的嘴唇,有时也会模仿试着摆弄自己的嘴。那时,他们可能会突然开口说话。虽然也许听不清说的是什么,但是,那确实是儿童传递出的语言。对于发音不准、意义不明的话语,不必重新过问或者及时纠正,始终保持倾听的态度。对于儿童传递出的话语,应该持有喜悦的心情。那种态度最为关键,并且非常重要。我们不应操之过急。

文章摘录自《孩子的心灵》

作者:山中康裕(日本)

译者:穆旭明

山中康裕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后天的白癜风遗传吗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yf/46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