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总会遇到些奇奇怪怪的情况,有些患者发病后可以平躺在病床上,不眨眼、不吃、不喝、不说话好久好久;有些患者躺在那里不管家人怎么呼唤都没有自主活动,就是不睁眼,但间断可见到眨眼动作,这是昏迷了吗?可查体又见不到神经科明显阳性定位体征?;有些患者有“癫痫”的老毛病,平时不吃药症状基本也不犯,生气后容易再发,表现全身僵直、角弓反张、呼之不应,发作时就像恨别人恨得咬牙切齿的样子,要不要长期规律吃抗癫痫药?;有些患者前一秒还在和家人谈笑风生,下一秒突然呼吸急促、浑身颤抖、不能讲话,难道是中邪了吗?到底什么情况?是真病还是装病?……
这种病人看上去症状好重啊,可带教老师却能不慌不忙的给予处理,考虑诊断“癔症“。起初刚接触“癔症”一词还不能理解是什么概念,后来病人戏剧性好转后突然觉得,哦,原来这是装病,再后来更深一层了解后明白其实癔症也是病!
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解离性(精神障碍)和转换性(躯体障碍)两种障碍,它既可表现为运动、感觉障碍,又可表现为类自主神经功能、意识、记忆障碍,甚至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表现甚为复杂多样,因此临床上易造成误诊。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解离障碍):
1、情感爆发:多情绪波动后出现哭叫不休、捶胸顿足、撞头打滚。
2、癔症性意识障碍:发病突然、意识范围缩小,醒后对发病经历不能完全回忆。
3、癔症性漫游:具有癔症性遗忘的全部特征,似乎可进行日常活动,但旁人观察其行为仍显得异常,开始和结束均很突然,有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事后有遗忘。
4、癔症性身份障碍:对自己原来身份不能识别,常为鬼神或亡灵附体,病人暂时丧失个人身份识别及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意识,某些病人的举动像被另一种人格、神仙或外界力量替代。
5、癔症性遗忘
6、癔症性假性痴呆:心理创伤后出现严重智力障碍(Ganser综合征、童样痴呆)
7、癔症性精神病:可表现为行为紊乱、哭笑无常、表演性矫饰动作、幼稚与混乱的行为、短暂的幻觉等,可突然痊愈而无后遗症,可再发。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障碍)
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缺失、癔症性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梅核症;
2、运动障碍:癔症性痉挛发作、癔症性瘫痪、癔症性失音症或缄默症;
3、躯体化障碍:躯体症状可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部位,常见的是胃肠道感觉(打嗝、反酸、恶心、呕吐等),异常的皮肤感觉(痒、烧灼感、刺痛、麻木等)、皮肤斑点,病人常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