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阿尔茨海默病,英文为Alzheimer’sdisease,简称AD,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尚未明确。
阿尔茨海默病读起来很拗口,临床描述也很复杂,但是说到“老年痴呆症”大家应该就明白了。患了该症的患者,脑海里就像有一块橡皮擦,一点点把记忆被逐渐擦去,过去的时光也逐渐被遗忘。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高,65岁以上患病率约为5%,85岁以上为20%,妇女患病率3倍于男性患者。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老年病,目前,我国大约有万患者,数量居全球之首,而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
另外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渐进和不可逆转的退行性疾病,也就是说,疾病一定会缓慢进展,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3年)
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第二阶段(2~10年)
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第三阶段(8~12年)
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轻度的患者,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痴呆症状或延缓痴呆进展,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如能及早发现确诊,及早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推迟进入疾病的严重期。千万不要出现明显的痴呆状态,表情呆滞、淡漠,无法进行正常谈话,生活完全不医院就诊。
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征兆
我们可以对照专家总结的一些征兆——
1、记忆力衰退、影响日常起居,比如,记不住人名、炒菜放两次盐等;
2、难以处理以前熟悉的事务,比如,难以胜任日常家务,不知道穿衣服的顺序,做饭菜的步骤;
3、语言表达出现困难,比如: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让人无法理解;
4、对时间、地点、任务日渐混淆,比如不记得今天是几号,星期几,不记得自己在哪里住;
5、判断力日渐衰退,比如:烈日下穿着棉袄,寒冬时穿得单薄,买东西付给对方超过标价的钱;
6、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务的能力下降,比如不能像以前一样根据规则下棋,打扑克,跟不上与人交谈的思路等;
7、经常把东西放在不适当的地方,比如把熨斗放进冰箱,把手表放进糖罐;
8、情绪表现不稳及行为出现异常,比如情绪快速涨落,变得喜怒无常;
9、性格出现转变,对以前的爱好也没了兴趣。
如果对比后发现有多条症状相符,医院检查确诊!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目前,人类还没有非常有效的能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不过,通过经验积累和科学研究还是发现有很多能干预和缓解阿尔茨海默病及其症状的方式。
主要的治疗手段分为三种:药物、非药物、手术。
1、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人们已经知道有一种叫做乙酰胆碱的物质,在大脑中产生,可以增进海马组织的功能。即使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阻止斑块和缠结对海马细胞的损伤,我们也可以试着利用乙酰胆碱来减缓受损细胞的死亡。
其他的药物还有一些辅助类药物,但这类药物往往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务必遵照医嘱。
(1)抗焦虑药
如有焦虑、激越、失眠症状可按医嘱服用。
(2)抗抑郁药
患者中约20%~50%有抑郁症状。抑郁症状较轻且历时短暂者,先予劝导、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环境改善即可缓解。必要时可加用抗抑郁药。
(3)抗精神病药
有助控制病人的行为紊乱、激越、攻击性和幻觉与妄想。但应使用小剂量,并及时停药,以防发生毒副反应。
2、非药物干预
相对与药物治疗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非药物干预因为手段温和、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故此在西方被很多养老院和家庭使用。
相对药品的不便则是非药物的干预需要护工或家属的配合实施,而这种疗法往往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系统学习。
而除了一些专业的认知症非药物干预方式,还有很多基础的活动是可以家属自己在家或在疗养院完成的,比如:
(1)饮食治疗:日常饮食宜多样化,通过安排合理丰富的营养,改善老人身体和脑的健康状况。
(2)心理治疗:医护人员以及家属都应关心患者、尊重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必要的鼓励,安慰等,非常有助于改善老人的心理和情绪状况。
(3)行为治疗:对一般行为问题可以采用行为矫正法,具体因为对照不同的老人问题行为有相对不同的处理方式,这里不展开说。
(4)智力训练:逻辑联想、思维灵活性训练,经常让患者对一些图片、实物、单词作归纳和分类,进行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5)强化记忆:在室内反复带患者辨认卧室和厕所,亲人要经常和他们聊家常或讲述有趣的小故事以强化其回忆和记忆。强化患者现有记忆。
(6)团体活动:有轻度症状的患者应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多动手动脑,稳定情绪,减少不良刺激。听音乐,读书看报,或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益智活动,团体的活动还有助于老人建立社交改善情绪。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认知症属于目前科学的前沿领域,国内外有部分成功案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报告中认为衰老、家族史、基因突变、心脑血管、社交和饮食等,都是风险因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人为干预的,比如:
第一,饮食均衡,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一天食盐的摄取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动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质、食物纤维、维他命、矿物质等都要均衡摄取。
第二,适度运动,维持腰部及腿脚的强壮。手的运动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会促进脑的活力,做菜、写日记、吹奏乐器、画画、养小动物等都有预防痴呆的效果。
第三,避免过度喝酒、抽烟,生活有规律。喝酒过度会导致肝功能障碍、引起脑功能异常。一天喝酒超过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更容易得脑血管性痴呆。抽烟不只会造成脑血管性痴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险疾病的重要原因。
第四,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生活习惯病。早发现、早治疗。
第五,小心别跌倒,头部摔伤可能会导致痴呆。高龄者必要时应使用拐杖。
第六,对事物常保持高度的兴趣及好奇心,可以增加人的注意力,防止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应该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及参加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等来强化脑部神经。
第七,要积极用脑,预防脑力衰退。即使在看电视连续剧时,随时说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达到活用脑力的目的。读书发表心得、下棋、写日记、写信等都是简单有效的脑力活动方法。
第八,避免过于深沉、消极、唉声叹气,要以开朗的心情生活。高龄者常须面对退休、亲友亡故等失落的经验,很多人因而忧郁,使免疫机能降低,没有食欲和体力,甚至长期卧床。
第九,保持年轻的心,适当打扮自己。
第十,随时对人付出关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
OTC、医保、中药保护等多种特色中药产品,欢迎您的垂询。
招商电话、、
浙江一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