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多言01因为我口的缄默,你以为我的心

01.

但凡有着一两百人的群体,其中必有着《红楼梦》中一般的人物结构。这样看来,整个世界也就是由无数个《红楼梦》交叠组成,因此人人都是角色,人人能上演一出戏码了。

02.

讨厌借书。没有比在书上看到别人无知的批注更影响人心情了,每一笔都透露着批注者的不配。在没有生命的书上做着亵渎生命的事情,使书发出了嘲笑的声音。

03.

读书使人惶恐。许多传世之作,我读来只觉得好。若要我解释其好在何处,就难免语塞甚至乎羞赧难当了,因此也特别羡慕只是读上一遍就能侃侃而谈的他们,我之愚钝竟至于此。

04.

不过,真要读过些古书、历史,才更明白为何中国是礼仪之邦,那可不是搬出一个孔子就能说得完的事。

05.

路人,或可称为概念中的人,正因我们不知其心中所想,亦不知其做过什么又将做什么,因此在旁观者眼中他们无善恶可言。而在世间行走的人,又有谁能脱离善恶的范畴呢?因此,我们冷眼看待的路人,或许可以称为超越善恶,只存在于概念中的最本初的“人”。

06.

纪德用饥饿养育自己的灵魂,而现代人却以灵魂填充饥饿。

07.

因为我口的缄默,你以为我的心也一样静止着吗?

08.

司马迁:“读《天问》,悲其志。”屈原提笔造就《天问》时,正是“国无人莫我知矣”的时候。因此聊问上苍以自慰。然而天下大事,贤君良臣暴君奸佞,何所来也?世道兴衰与命运跌宕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屈原一生志不平,无休止地发问,其实也只是无休止的悲苦罢了。

09.

人的智慧像是一潭死水,是不会时时更流焕新的。人的智慧不如江流般取之不竭的清新,因此才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地更新它。

10.

现在我们已知的颜色中,有多少是故人从未想象过的。科学实验中,总是能看到自然界中没有的颜色或景观,从有神论的角度看来,那或许是造物主创造世界时舍弃的东西,或者说,是末日一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zl/57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