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新年前的各种聚会,你会喝酒吗?许多人相信喝酒可以缓解社交焦虑,令人更好地融入社交场合,但是一项研究发现这样做是有代价的:被喝酒带走的焦虑感将在第二天卷土重来,而且那些本来就更羞怯的人体验更加强烈。
编译:三水
编辑:戚译引
图片来源:《生活大爆炸》
在《生活大爆炸》前六季,Rajesh见到漂亮妹子就说不出话来,只能通过好友Howard来传达自己的想法。但是,Rajesh只要喝一口酒,甚至是吃一口朗姆蛋糕,就能变得滔滔不绝、舌灿莲花,把妹子哄得心花怒放。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相信“喝酒可以壮胆”,希望借酒精缓解面对社交场合的紧张感。
酒精的作用真的如此神奇么?最近,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ofExeter)和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者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发现饮酒能够稍微减轻社交焦虑,但是第二天焦虑感会显著反弹,尤其是那些羞怯(shyness)水平较高的个体。
这项研究招募了97名18-53岁的参与者(62女,35男),将他们随机分配到“饮酒组”和“清醒组”。饮酒量使用酒精单位计算,1个酒精单位相当于10ml或8g纯酒精,大约是一个成年人一小时内能够代谢的酒精量的平均水平。通过对比,研究人员发现饮用大约6个单位的酒精量可以稍微减轻个体的社交焦虑;然而到了第二天他们的焦虑感会显著上升,并且这种现象在羞怯水平较高的个体身上更加明显。这项研究发表在《个性与个体差异》(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期刊上。
研究的末位作者、埃克塞特大学的CeliaMorgan教授说:“众所周知,很多人饮酒是为了缓解在社交情境下的焦虑。但是这项研究表明,到第二天,饮酒的效果可能会产生反弹,羞怯水平较高的人更有可能存在这种经历,体验到宿醉的消极影响。这项发现还表明,饮酒后焦虑可能反过来影响了一个人发展出饮酒问题的几率。”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伦敦大学学院的BethMarsh说:“虽然酒精摄入量在下降,但是在英国仍然有60万酒精依赖者。尽管数据表明总体饮酒量下降了,但是那些健康水平和幸福水平较低的个体仍然经常饮酒,其中可能就包括那些焦虑的个体。”
这样看来,害羞的人注定要远离社交场合了吗?
需要注意的是,羞怯并不能与社交焦虑划等号。以往的相关研究发现,害羞与社交焦虑在生理反应(如颤抖、出汗、脸红)、认知特点(如害怕他人的负性评价)和行为反应(如回避社交情境)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羞怯者在人群中所占的比率要远远大于社交焦虑者,并且,相较于社交焦虑者,羞怯者的回避行为更少,社交、职业和学业受损更少。如果羞怯程度和相关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这就可能是社交焦虑障碍(socialanxietydisorder)的表现。
社交焦虑障碍的成因可归纳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以往的研究表明,社交焦虑障碍出现在家族遗传中,但是个体可以通过努力缓解社交焦虑的症状。在心理层面上,社交技能的缺乏和否定性自我评价是导致社交焦虑障碍的重要原因;在社会层面上,影响社交焦虑的因素主要有家庭、他人的评价、负性的生活事件以及创伤性的经历等。对社交焦虑障碍的干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如果社交焦虑障碍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而自身又无法调节,请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有密切的关系,接受自己的特质并且据此来选择合适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也许可以缓解在社会交往中的焦虑。Morgan教授说:“本研究可以鼓励人们接受自己的羞怯或者内向,这可能有助于帮助他们摆脱酗酒的习惯。羞怯或者内向是积极的特质,保持安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你看,Raj也渐渐克服了不喝酒就没法对心仪的异性说话的弱点,到第十二季还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呢。
Anu向Raj求婚了呦!
图片来源:《生活大爆炸》
本文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