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催泪短片“第三个愿望”。小美是一名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女孩,这是一种社交焦虑症,患者具有正常的说话能力,但在特定的情境下会说不出口,像是极端的害羞,主要原因是焦虑,为了小美的身心健康着想,小美的父母将她送到陈老师的陪伴学校,来到这所学校里的孩子,家庭背景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复杂。学校里,小美总是一个人默默的在旁边玩耍,独自写字画画,就连老师跟她说话,也是躲避开,陈老师察觉到小美总是拿红笔在纸上涂涂写写,她把小美的画,拿给心理医生分析原因,医生告诉她小美有某种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交流。
陈老师想要帮助小美走出障碍,于是她找到小美妈妈工作的地方,这才发现小美的家境一贫如洗,妈妈常年患有腰椎疾病,爸爸又得了口腔癌,无法说话也无法工作。一家人的生活,也仅靠妈妈在火葬场的一点收入来维持。来到火葬场的小美,总会十分好奇的四处转悠,善良的她还会给前来吊唁的人们送上纸巾。经过与妈妈的一番长谈后,陈老师决定前去看望小美的爸爸。路上,老师问小美在火葬场看到那些火化的人会不会害怕,小美犹豫了片刻回答道“大家都很安静,很好”。小美的爸爸看到老师的到来,十分的慌乱,无奈说不了话,只能通过纸笔跟老师交流。
爸爸以为小美在学校闯祸了,老师向他解释说小美十分乖巧,特别听话。爸爸觉得自己为人父母很是失败,希望老师能够多多帮助他们的孩子小美,老师安慰爸爸说小美很懂事,让他们放心,爸爸听着留下了心酸的眼泪,老师发现小美并不跟爸爸交流,像是两个熟悉的陌生人,回到学校,老师鼓励小美多跟爸爸交流,小美摇摇头回答道因为爸爸不能说话,所以为了能够陪着爸爸,自己也不想说话,老师听到这番话后,感触极深,当晚就给小美的爸爸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说,他是帮助小美说话的关键者,希望他能够帮助小美恢复正常的语言能力。此后的日子,小美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念故事书给爸爸听。
渐渐的,小美变的活泼开朗起来,跟小朋友们一起嬉戏玩耍,课堂上,也勇于站上讲台朗读课文,跟爸爸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她会跟爸爸讲述学校里发生的有趣事情,小美的改变让整日郁郁寡欢的家庭,重新恢复了欢声笑语。小美生日这天,老师跟同学一起来到她家为她庆祝生日。在生日蛋糕面前,小美许下了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画家。第二个愿望是妈妈的腰痛快点好起来。第三个愿望是爸爸能够陪自己一起长大,皇天不负有心人,小美的愿望成真了。16年后的小美如愿走上了画画的道路,而自己的父母的身体也渐渐康复,一家人的生活过的幸福而又快乐。
有人说,人一生中,至少要说超过一千万句话,说与不说,有时因为爱,而变的太慎重,但也正因为这么慎重,才会在心底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