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过后就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间了,但你知

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会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天气了。“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在夏至到立秋这段时间,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全年最高,此时养生一定要注重情绪、起居以及饮食的科学性。

同时,每到炎热的夏季,“冬病夏治”这个词就会被提起。《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长夏胜冬”,说的是在夏季培补人体阳气,到了冬天就不易受到风寒邪气侵袭。“冬病夏治”也是传统中医一直崇尚的疗法,指对于一些冬季易发或易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使这些疾病的病症到了冬季能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核心知识点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几个误区夏至过后如何科学养生

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2.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4.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5.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6.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7.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8.其他: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冬病夏治的几个误区

01

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为了温补人体阳气,比较适合阳气不足、不能固护温煦人体,致使阴寒之邪侵袭引发疾病的人群。此类人群可通过冬病夏治的方式,补益阳气,护卫机体,制衡阴寒邪气。再到冬季时,机体就能有效抵御阴邪,即使致病,病情也会大大减轻。而平时就阳气充足、阴气亏虚的人群,不适合冬病夏治。

02

不分情况盲目“夏治”

是否适合冬病夏治,需要根据人的体质和疾病情况决定。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耳鼻喉科疾病,这些疾病如果因为素体阳虚、感受风寒邪气引发所导致的就适合冬病夏治。而如果上述患者出现黄痰、咽干口燥、心烦胸闷等热证的征象就不适合。

03

冬病夏治就是穴位敷贴

穴位贴敷是中医一种外治的特色疗法,通过将药物贴敷在特定穴位和经络上,刺激该处穴位经络,达到温补阳气、通经散寒、调理气血的作用。但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不只有穴位贴敷,还包括艾灸、针刺、拔罐、埋线、频谱理疗或内服药物等其他疗法。夏天气温全年最高,人体阳气最旺,此时使用周林频谱仪或频谱屋进行理疗,穴位最敏感,经脉气血最流畅,“内热效应”也最明显,因此吸收更快,效果更好,也更利于通经活络。通过频谱理疗进行冬病夏治,建议每天使用频谱屋1次,每次15-20分钟,三伏天早晚加强照射,夏季照射1次等于其他季节照射2次。使用前记得在频谱作用区的置杯台上放一杯频谱水,天气炎热在进行频谱理疗时也要充分补水,照射前、后饮用频谱水,内喝外照相结合事半功倍。常见病的频谱照射时间为:朝9晚5——即(上午9-11点)脾经活跃时,(晚上17-19点)肾经活跃时。在照射周林频谱保健治疗仪(屋)后休息15-30分钟,适当补钾(如:吃香蕉、喝茶等)效果更佳。

04

“夏治”见好就不继续治疗了

临床上不少冬病夏治患者治疗过程中症状有所减轻,就不再继续治疗了。比如,有些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在夏季选择了三伏贴,可能只贴了一伏或者两伏,觉得咳嗽气喘不严重了,就不再继续贴敷。慢性疾病迁延不愈,决定了病因和病机十分复杂,治疗方法也必然是长期管理。冬病夏治疗法后出现症状减轻,证明温补阳气的治法正确,这时需要的恰恰是巩固疗效,而不是半途而废。

05

“夏治”可保冬病不发作

人体极为复杂,身体发病与否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例如,青壮年和年老体弱者,对治疗的敏感性和疾病的抵抗能力就不一样,疾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等因素都会影响发病。因此,冬病夏治虽然有效,但应顺势而为、因时利导,不可过度依赖或迷信。

夏至过后如何科学养生

1、起居注意调养阳气早起晚睡中午最好再进行一个短时午休,可以养阳。夏至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这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养生保健更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征。但年老体弱者仍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2、饮食调养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节季,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忌夜食生冷,多食“苦”味,适量吃“酸”。3、运动调养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损阳气。4、精神调养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应“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5、多喝水预防心梗夏至时节气温高,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因此,夏至要及时补充水分。6、外出防晒夏至时节,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最好随身备有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zj/63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