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给大家介绍了选择性缄默症,也提供了一些从行为学和心理咨询的角度出发的治疗方法。今天要给大家科普的是对于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小朋友,哪些事情我们要避免,哪些事情可以帮助孩子也帮助我们更了解孩子,以及适合孩子的一些小游戏。
可以做的事情有:
允许孩子一开始有一段适应的时间
观察孩子的肢体语言
与孩子身边的人先沟通,比如父母和兄弟姐妹
蹲下与孩子的视线持平
让孩子选择或者问很直接的问题
允许孩子犹豫一会
如果需要可以重复问题
接收非语言的沟通,比如指一指,点头,手势等
接受孩子的沟通能力,这是建立安全舒适环境的第一步
理解策略可以帮助孩子在语言表达上进步,并且在最开始帮助孩子发展非语言但是舒适,有互动的沟通模式是进步的关键
不应该做的事情有:
努力成为那个让孩子说话的人
不允许孩子有适应时间
在未告知孩子的情况下,突然接触孩子
眼神太过于直接的盯着孩子
提问时采用开放型问题,增加孩子的沟通难度
乞求孩子跟你说话
如果孩子不说话,表现的很失落
适合孩子的一些互动游戏,在学校和在家都可以玩:
让孩子给家人展示在学校画的画,做的作业,和做的一些小项目。这样家人可以一些很直截了当的问题。
木偶游戏
一起做手工
一起做饭
一起帮忙打扫卫生
一些纸牌类的游戏
下棋等
在这些游戏和活动中,亲戚,朋友或学校工作人员应向孩子提问。如何提问对孩子的沟通能力是有影响的,在问问题时要直接,不要拐弯抹角;尽量采用选择性的问题,孩子可以回答是或者不是。例如,如果孩子对特定的人选择不说话,但又不是完全沉默的,那建议使用其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与孩子可以沟通的人作为谈话的中间者。当孩子跟谈话中间者沟通时,另一方要重复这个人说的话(如果以非常微妙的方式进行的话)。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知道其他人听到了他们的声音,沟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重复时,应避免长时间的眼神直视,并应采取非常冷静,只是大度和兼容的一个态度。
总结:关键是要尊重孩子与他人的差异性,不要强迫孩子说话。我知道这个很难,会要求不管是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极大的耐心。如果自己感觉压力太大,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例如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机构中有选择性缄默症工作经验的语言治疗室等。
文章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