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早医院董广进常见症状及早期识别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患者的发现。理解、掌握严重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及临床表现是及时、准确发现患者的基础。精神障碍是以心理(精神)活动(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障碍。人类的正常精神活动,可以按心理学概念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严重精神障碍是精神障碍中疾病症状表现严重的一组疾病,其症状一般表现为知觉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障碍。一、知觉障碍知觉是人体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在人脑中的整体反映。以对汽车这一知觉为例,当包括汽车的形、色、光、声、运动等各种属性感觉整体反映于人脑时,人才产生汽车这一知觉。感觉是知觉的组成部分,知觉是感觉的综合。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将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知觉障碍常见于精神疾病。(一)幻觉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一般在临床上按照不同的器官将幻觉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等。幻觉障碍是严重精神障碍常见的临床症状。1.听幻觉:临床上最常见,约占总幻觉的70%。患者凭空听到有声音在评议自己,患者根据幻听的内容而出现相应情绪反应,如内容包含贬损、侮辱的词语,会引起患者焦虑、愤怒、不安,甚至伤人毁物;如内容包含褒奖、颂扬的词语,患者会洋洋得意而自笑;患者有时会与声音对话,出现自言自语症状。2.视幻觉:视幻觉也称幻视,亦较常见。内容也较丰富多样,形象大多清晰、鲜明和具体,如看到神仙腾云驾雾来接自己。幻视常与其他感官的幻觉一起出现,但幻视持续时间多较短,对患者的行为影响也较幻听小。3.幻嗅:患者闻到空气中有特殊味道,多为刺鼻性、不愉快气味,如腐臭、血腥、尸体烧焦味等,因此,患者可出现异常、古怪行为,如掩鼻或用棉球堵鼻孔等。4.幻味:患者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味道,因而拒食。常常继发被害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如尝出饭菜中有股农药味,怀疑有人在饭菜中下药。5.两种特殊形式的幻觉:思维鸣响和功能性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鸣响:也称思维化声,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即患者想到什么就听到(幻听)声音讲出他所想的内容,因此,患者觉得自己的思想是听得到的。功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常见功能性幻听。例如,患者在听到脚步声的同时听到议论患者的声音。前者是真实存在的声音,后者是幻觉,两者同时为患者感知,互不融合,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心因性精神病等。(二)妄想妄想是一种歪曲的与现实不相符的信念、推理、判断。具有四个特点:1、荒谬性,不符合现实。2、不可动摇性,不能通过解释而消除。3、特异性,患者个人独有。4、支配性,患者在妄想支配下可出现相应情感与行为。(三)临床常见的妄想1.关系妄想:又称牵连观念,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本人有关。可出现疑心特别大,怀疑周围人都议论他甚至害他,如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人的咳嗽、吐痰是轻视他;患者一出门就觉得大街上的人都在说自己、议论自己等。因此,患者受关系妄想影响不愿出门,不和他人接触。2.被害妄想: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有人或集团对其进行打击、陷害,如在饭里放毒、跟踪、监视等。这种妄想往往以怀疑开始,逐渐出现关系妄想,最后可发展为被害妄想,如怀疑邻居通过下水道放毒气害自己,有的甚至打寻求保护。3.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身体均受外力的干扰、支配和操纵,自己无力违抗。患者对这种体验往往解释为受某种仪器(监控器、无线电波)的影响,如患者觉得自己的大脑被电脑控制,自己已是机器人,同时可因这种电波或仪器干扰而有身体不适的感觉,影响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特征性症状。4.嫉妒妄想:患者坚信自己的配偶或爱人对自己不忠、有外遇,因此经常查看爱人手机短信、爱人衣物,甚至跟踪监视爱人活动。5.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读心症。患者认为他所想的事已经被人知道,虽然不能说出是如何被别人探知的,但确信全世界的人皆已知晓且议论纷纷。6.钟情妄想:是一种患者坚信一个其实不喜欢自己的人非常喜欢自己的歪曲信念,即使对方严词拒绝或者已经结婚,仍毫不质疑,并且往往会歪曲地认为对方很多拒绝自己的言行其实是对自己的考验。大多数患者只处于一种妄想状态,妄想对象在现实中可能极少接触,甚至没有见过面。7.非血统妄想:患者否认自己是亲生父母所生或认为自己亲生父母已死,现在的父母是自己的养父母。8.夸大妄想:以自负、自感伟大或优越为内容的病态信念。多发生在情绪高涨的背景下,内容因时间、环境、患者的文化水平、经历有很大不同。如某患者,自我感觉能力超强,什么事儿都能胜任,觉得自己是未来的国家领导人,恰逢村换届选举,晚上不睡,挨家挨户游说村民选自己当村长。9.罪恶妄想: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或罪行,给国家、家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自己成为千古罪人,常出现自伤、自杀行为。10.疑病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罹患某种严重躯体疾病,医院、权威专家告诉患者检查结果正常,患者仍然坚信自己有躯体疾病,医院进行医学检验。11.被窃妄想:患者凭空认定自己的财物被人盗窃或掠夺,可能与记忆障碍有关。多见于阿尔兹海默综合征、偏执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二、情感障碍情感障碍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特征,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并反复发作,间歇期可完全缓解,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迁延而经久不愈。常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情感高涨:患者情感活动显著增强,精力旺盛,自我感觉良好,自信自负,表现为轻松愉悦、兴高采烈、言语增多、喜欢帮助他人、一见如故等。但是这种情感高涨并不稳定,患者常以自我为中心,容易激惹,稍有不满就勃然大怒,转瞬也可喜笑颜开。严重时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听、幻觉、夸大妄想等。常见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2.情感低落:是一种负性情感体验。患者情绪低沉,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悲观厌世,自罪自责,严重时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罪恶妄想等。常见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3.情感淡漠:患者对外界现实刺激缺乏相应情感反应,即使亲人生离死别、故友久别重逢也视若无睹,表情冷淡,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患者忽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蓬头垢面,衣衫不整,几乎不与任何人交流,失去时间、地点定向,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严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衰退期。4.病理性激情:是一种突然发作、非常强烈但又短暂的情感障碍。常表现为特殊的紧张、兴奋、不满,随后出现无法控制、残暴的冲动行为。发作时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事后可能出现遗忘。多见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脑外伤或中毒性精神病。三、意志障碍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行为、行动总称为意志活动。意志与情绪密切相关,互相渗透。当人们有了对前途或未来的目标时,就会采取自觉行为;反之,就会采取消极行动。常见的意志行为障碍有以下几种。(一)意志增强意志增强指意志活动增多。在病态情感或妄想影响支配下,患者可顽固地持续某些行为。如躁狂发作时,患者对周围一切事物感兴趣,觉得什么都有意义,爱管闲事,终日忙忙碌碌,不知疲倦;有嫉妒妄想的患者则不分昼夜长期对配偶跟踪、监视,以寻找配偶的出轨证据。(二)意志减退意志减退与意志增强相反,患者意志活动减少。经常独处一室,不愿参加外界活动,甚至忽视自己的心理、生理需求,连最基本的清洁、梳洗也置之不顾。多见于抑郁状态、痴呆、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四、动作与行为障碍动作与行为障碍一般分为精神运动性兴奋和精神运动性抑制。1.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动作行为增加,可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不协调性运动兴奋。(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情感高涨,行为、思维、情感协调一致,有渲染力,行为有目的性并可被他人理解。多见于不伴有精神症状的躁狂发作。(2)不协调性运动兴奋:患者虽然动作行为增多,但是行为、思维、情感不协调,动作杂乱,缺乏目的性、指向性,使人难以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2.精神运动性抑制:行为活动、言语活动减少,主要包括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违拗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近年已少见。(待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