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狗会咬人。
丘吉尔说:“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这句名言使“黑狗(blackdog)”成为英语世界里抑郁症的代号。在《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的以蓝色(blue)为底的封面上,黑狗作为设计主体凝望着每个读者。
我问过不少朋友,谈及抑郁症他们会第一时间想起张国荣的脸,停留于此的认知使他们误解抑郁症为一种迷人的危险,简直就像看过了《暮光之城》的爱德华而默认吸血鬼是忠贞的优雅情人。
之所以会产生“抑郁症是属于天才、艺术家、中产阶级的特权”等等印象,大抵是因为平凡人的病状太容易被视而不见。一个没有光环的抑郁患者站在你面前,你自以为理解他的不幸,因为生活本来就不容易,他应当为某种短缺而不快乐。只有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保持忧郁,你才会想到:天哪,他是不是生病了?
与雾里看花的追捧悖逆,另一个极端是对抑郁症的鄙夷,认为抑郁是不体面的,人生来就是要历经劫难而不屈,甚至对抑郁患者恶语相向,以为能起到当头棒喝的奇效——别。硬汉也会生病,硬汉中的硬汉海明威同样是抑郁患者。我们不过是人类,何以狂妄到在病患面前挥舞自己没有疾病的双手?
在《丈夫得了抑郁症》里,雅人叔脸上的褶子一如既往的生动。他饰演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在某日清晨发现自己不能起床。忽如其来,没有预告,他成为抑郁患者,赋闲在家眯着眼睛看宠物蜥蜴进食,说:“真羡慕啊,食欲这么好。”
最难的时候他趴在地板上哽咽:“做人好辛苦,想变成毛虫。”妻子全力地宽慰他,从背后抱住他:“死了就感受不到体温了噢。”
病情好转后,妻子陪他上班,被电车里的拥挤撞得东倒西歪,不经意地说声:“原来老公你每天都要搭乘这样的电车啊,真辛苦呢。”
丈夫像是一把锁,被开启了。他望着妻子,一时忘了身在何处,毫不遮掩地哭泣,努力说着谢谢。
也许从没有忽如其来,日复一日的忙碌与无人问津的辛劳都是在累积稻草。《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的作者左灯右右右行同样坦言:“我早有预感。”
诠释一场雨的最好方式是成为其中一滴。身为抑郁患者,她记录了在精神病院里接受治疗的经历,希望这个群体能被大众看见,世上当然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但因此保持沉默只会停滞不前,话语只有传达才有力量。《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并不是一位抑郁患者的苦难史,而是某个人琐碎的生活日记,写作的地点在精神病院,写作的日子里她生了坏心情的病,仅此而已。
阅读之前我不知道精神病院是怎样的世界,最坏的想象是有人穿着白大褂,贞子状飘来飘去(咦,只是想想)……原来那儿有症状不一但内心善良的病友,不因生病而更改八卦属性的中年大妈,认真负责到近乎古板的主治医生,还有[手握鲜花的误闯入者]。他们是在病房丈量自己与世界的距离,并非全盘否定世界的美丽,只是不确信那与自己有关。
宁静不是病房的许诺,人们会不分昼夜地发作,阴影从未离去。左灯右右右行在某次发作后庄重祈祷:拜托了!明天让我好过一些吧!拜托了。接受电休克的病人更是展露了宁肯割掉一部分自我也要活下去的坚强决心。
这一愿望的真实,实现它的手段之荒诞,病房内外似乎没有不同,但看作者在书卷末尾终于走出病房我依然很高兴。尽管怀抱与诚恳一样多的胆怯,黑狗还有不近人情的忠诚,可是欢迎回家!雪融化的季节,就要来了。
致每一个看到这里的你:最好的当然是快乐,很多很多的快乐,清淡耐久的快乐。如果它太难,祝你平安。
(以下对话,“左灯”代表“左灯右右右行”,“考拉”代表“名贵的考拉熊”。)
左灯右右右行
我们要不要假装很社会地寒暄一番先?
考拉
左灯
不必不必,再寒暄我的表情包都不够用了。
为什么你的笔名可以这么酷这么嘻哈?左灯YOYOYO行,当初是怎么决定的?
考拉
左灯
这个事情是这样。“左灯右行”是蔡健雅《红色高跟鞋》里的歌词,我一直当作笔名。刚来简书的时候,提示“左灯右行”这个昵称被占用了,我就写了“左灯右右行”,依然被占用,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左灯右右右行”,如果依旧占用的话,我的笔名就会是“左灯右右右右右行”。不过现在的听起来跟rap一样,也挺有节奏的,就一直用着了。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的文风是很鬼马很淘气的,这是左灯向来的行文风格,还是被抑郁症改造之后的呢?
考拉
左灯
没有没有,抑郁表示不背这个锅。我说话向来都是这个风格,当时开始写这个的时候只是当作记录写在本地的小组上,看的人也寥寥无几,所以完全是用平时很随意散漫的口气记载的。这种比较跳脱的风格,可能是从小养成的,自己认为这样容易营造积极乐观的假象吧。久而久之会觉得大家都能因此而开心,也就一直固化在我的社交方式和原则里了。
因为你的表达很活泼,大概遇到过“抑郁患者就要有个抑郁患者的样子”之类的质疑声?可若是放任阴暗,莫非又会被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常人都有想不开的时候”?这种无解难题该怎么办,会困扰到你吗?
考拉
左灯
哈哈哈这个问题太戳我了。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这个问题困扰。我这个人其实挺俗的,爱听好话。一路以来受到质疑甚至抨击,心里是不高兴的,但我没想到大家攻击我的点是“伪造”,不少人斥责我伪造病情,哗众取宠,一开始我特别焦灼,也尽力去解释过,可我渐渐发现很多人和你辩论,其实不是为了和你讲道理,就是为了气死你。渐渐地也就放平心态了,夏虫不可语冰。对我们彼此的世界来说,我们都是“夏虫”,对方都是穷其一生都不可触碰的“冰”。所以我也不想去反唇相讥那些攻击者,我努力想通一点,那就是我没有经历过他们所经历的,就不应该任意去评断他们。随意评价一个人,是很没道德的事情。但是话说回来,偶尔听到过激言论,诅咒我去世或者撺掇我自杀,我会做到尽力不要去回复和在意,但作为发泄,心里还是会爆粗口,背地里暗暗骂娘就是了(哈哈)。
第二个问题,放任阴暗,被人质疑。这个真的对我们患者来说,已经完全习以为常了。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是一种孤独到极致的痛苦。”因为它把浩如烟海的芸芸众生丢在你身边,却逼你承认你永远是踽踽独行的孤独个体。抑郁好像就是无时无刻都想让我明白,这阔广寰宇里的任何一个人,其实都与我无关。我只能说,这种不被理解的症结,让和我一样的患者在面对如此拷问的时候,孤苦到难以复加,这也是我想这本书出版的原因,希望大家可以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