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
爱慈悲生智慧
这是我在冬眠的日子里,收获的一份感动,今天说给大家听……
于老师是我的同事,如果单纯的按年龄讲,我可以称她为阿姨。再有几年,她就要退休了。可是,在她身上看不到得过且过的怠慢,而是温润而善良的存在。
寒假期间,她去了美国,去看在美留学工作的女儿和女婿。为了这次出行,她把女儿发来的登机流程反复研究,一句一句地学习,重点词语标发音,还下载了学习英语的小程序。真的是认真又可爱。
我和于老师工作中并没有太多交集,尤其在我们这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岗位上,忙起来都很少见面。再加上我们都是遵守纪律的好同志,也不会串岗聊天。我们的交流全靠偶遇和在路上……
我上班马上就要10年了,我依然记得刚上班时,她让我坐她车的情形。那时,我走路上班,她骑着一辆不算新的自行车,看到我,招呼我上车,我谢绝,她热情地说,赶紧上来,我有的是劲儿。骑行了四五分钟,她像风一样,坐在车上也感觉到一股力量。现在,她还是骑着车,背着女儿从美国买来的名牌包,抹着女儿买的高档化妆品,好像有那么一点点不匹配,可那发自心底的幸福和善良早已让她四射光芒。
还有一次在上班途中,于老师追上我,给我讲他们班一个孩子的事情,最后,她问我,这个孩子的行为是不是选择性缄默症的表现?我们讨论着,又经过查阅资料,验证了她的猜想。过了一段时间,她找到我,说是结合那个孩子的行为事例写了一篇关于选择性缄默症的文章,让我帮忙修改。我认真读了那篇文章,看似都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小事情,但被她的教育智慧填满,她细致捕捉并记录着孩子循序渐进的变化,她耐心观察并及时调整引导的策略,她分享到孩子给她拥抱时的喜悦还有家长的认可感激……这在我看来,已不是单纯的一篇论文,对于一名青年教师来说,是学习的范本。我问她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她很平淡的说到——慈悲生智慧!这是她的教育箴言,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于老师和同事,和孩子们的感动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用于老师的文字向问好,带着这份感动,从心出发!
爱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