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中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你了解吗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称为心理卫生,是指依据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采取各种措施,形成健康的个体心理活动,培养健全的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身心疾病。心理健康也是指人的一种健康状态。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一般有五个方面。

1、智力符合常态。2、情绪稳定而愉快。3、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4、性格与自我意识良好。5、人际交往和谐。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由于各种有害因素使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受阻,可出现多种心理障碍,具体包括:

发育障碍

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言语、认知、运动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上述任一方面出现问题,均会导致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或者精神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言语发育障碍,孤独症,学习障碍,语音障碍,口吃等。

情绪行为障碍

情绪行为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分离焦虑障碍,广泛焦虑障碍,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癔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选择性缄默等。

睡眠和进食障碍

儿童青少年易于出现睡眠及饮食方面的问题,如:失眠,夜惊,梦魇,睡行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等。

其它心理障碍

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也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对患儿的社会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超过20%的儿童青少年因患精神障碍而致残;青少年的自杀占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三位;重度抑郁通常起病于青少年,遍布各个国家,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与行为有关的品行障碍会延续至青少年甚至成人,表现为药物滥用、少年犯罪、成人犯罪、反社会行为、婚姻问题、工作关系不良、失业、人际交往问题和健康状况低下……

下面这些障碍被认为是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病种。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指的是在婴幼儿期即可发生的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发生率和患病率高,对今后的生活有严重影响,治疗有限,可能与多动障碍有关系,目标是让他们获得自给自足的职业。

多动障碍(注意缺陷):指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这样的儿童智力通常无异常,有较高的发病率,如果诊断正确,早期干预的话以相当低的费用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病程迁延则很难获得好的职业,合并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的比率增加。

青少年期

抑郁症及其所致的自杀:抑郁症已经被认为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能够诊断的一种障碍。对于抑郁和自杀、攻击行为之间联系的重要性许多人仍存在偏见,但无论如何这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很显然,物质滥用所致的抑郁使儿童青少年自杀的危险性增加。

精神疾病:对精神状态的早期识别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疾病不像想象中那样明显。精神疾病可以导致许多适应不良行为,对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庭得到解脱,而且可以改善预后。中毒引起的精神疾病更是可以治愈的,当症状很快缓解时,其原有的功能很快就可以恢复。应该注意,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性症状如糖尿病、癫痫发作,可以和上面所提及的所有疾病同时发生。物质滥用所致疾病也可以并发精神疾病,可以改变这些疾病的病程、治疗和结局,此类患者常合并滥用药物量的增加和个体功能损害。

以上这些疾病可以在初级卫生保健水平下治疗处理,而下面这些疾病则要在更复杂、更高水平的治疗中思考对策。

广泛性发育障碍:指的是一组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低发病率、高致残性,需要付出巨大的康复努力,包括教育康复和社会服务等许多方面,严重的病例可能一开始就表现为学习延迟和社会交往困难。

分离性焦虑障碍:指儿童与他所依恋的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依恋对象多是母亲,表现为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怕自己会被绑架被伤害或住院等情况,因害怕分离而不想上学,甚至拒绝上学,可出现情绪反应如烦躁,哭喊发脾气,痛苦甚至晚间出现恶梦等。

社交恐怖症: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与陌生人、甚至同龄人交往时,持续地紧张不安、过分害羞、尴尬,对自己行为过分,因此患者怕上台发言或表演、怕到人多的地方,继发社交回避性行为,但患者和家人或熟悉者在一起社交关系良好。

品行障碍(反社会人格):指儿童青少年期反复出现的持久的反社会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对立违抗性行为。这样的一些这些异常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较之普通的调皮或少年逆返行为更为严重。如打架斗殴、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捆绑、刀割、针刺、烧烫)对成人特别是家长明显不服从,违抗,挑衅行为,故意干扰别人与父母和老师对抗,违反校规或集体纪律。品行障碍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描述,当有反社会或违抗行为时通常都可诊断此病,但也有其它表现,尽量不要过早地做出这一诊断。因为一旦下此诊断,可能会使患者自暴自弃,造成预后不良,需要一个综合全面的治疗计划去争取任何可能成功的希望。最近媒体所说的校园欺凌,不排除有些青少年符合这些症状。

预防和治疗:广泛性发育障碍:教育训练由学校老师、家长、临床心理治疗师以及职业治疗师相互配合进行。具体操作如患者不适应普通小学学习可到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小学设立特殊班,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采用形象生动直观的办法,同一内容反复强化,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辨认钱币,购物打电话,到医院看病、乘坐交通工具、基本的劳动技能等,少年期以后可进行职业训练,最终使其成年后能够独立生活。焦虑和恐怖症属于一组情绪障碍: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避免指责和暴力教育,尽量给以更多感情上的交流和支持,家庭治疗需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间的关系。纠正父母对子女不良行为所采用的无视或严厉惩罚方式,训练父母学习用适当的方法与子女进行交流,用讨论和协商的方法,正面强化辅以轻度惩罚的方法对子女教育,减少家庭内生活事件及父母自己的不良行为。从患者方面可以帮助患者发现问题,改善其不良认知,分析原因、考虑后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伴有小量的药物治疗。

忽视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无疑会导致影响其终身的精神障碍,破坏其健康的行为模式,使积极和安全的社交能力下降,因此,我们决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应该时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每个孩子是家庭乃至社会的重要一份子,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容忽视,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他们撑起一个美好的未来。

皖东晨刊主办第11期

医院协办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曝光
白殿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zj/15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