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语言暴力的可怕程度远超出你的想象,有时候宁可能动手,也绝不能多嘴。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请记住,不是所有人都经历过你经历的东西。在这个世上,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请尊重每一个生命。
近日,不知道你看没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哈市一高中生患上“缄默症”11年几乎不说话,因演讲被老师批评……
哈市男孩
17岁男孩11年不爱说话
竟是因小学演讲被批评
17岁的小亮(化名)现在上高二,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但是,从小学一年级起,小亮基本不与人沟通,只是偶尔回家与家人进行简单的两三句对话后,就将自己关在屋里学习。而在学校,小亮则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不跟老师和同学说话。由于学习成绩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小亮的父母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儿子性格内向。
据小亮的妈妈讲,眼看小亮马上面临高考,她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不与外界沟通,那孩子上了大学怎么办?”无奈之下,小亮走进了心理诊室。
面对医生,小亮还是不愿意张口,在进行心理评估和临床诊断后,小亮被诊断为强迫性缄默症。张一说,这个病主要就是强制自己不说话。
经过治疗,小亮逐渐向他敞开心扉,道出了原因。原来,11年前小亮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在一次演讲比赛过程中突然卡壳,被老师批评了几句。从那以后小亮就不愿与人沟通,害怕说话之后再被批评。“孩子有时候潜意识里是想说话的,但是一想到会被批评,就要克制自己不说话。”张一说。
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小亮已经可以与外界沟通,现在病情正在好转。
负面影响
其实对那些敏感内向的孩子来说,幼年时期父母和老师在他们心里无意间播种下的自卑的种子,却可能对他们一生的自我认知和定位,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记忆力不好!”
“我反应慢!”
“我是女孩儿逻辑思维能力差所以数理化不好!”
在一个孩子独立成人之前的漫长时日里,父母老师经年累月的唠叨,都在慢慢沉淀成要命的自我暗示,都在毁掉那些本就敏感的孩子脆弱的自信。
接触小孩子多了,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因为他们所有的自我认知,不是来自对自己的了解,而是得自外界反射。
奔跑时差点儿摔倒,滑稽的样子逗笑了老师,他会故意再这样做一次,以为你还会一样开心。说了一句好玩儿的话,你哈哈大笑,他会在接下来不停重复这句话以逗笑你。你不笑了,他就得另寻他法。
学习也和摔跤讲笑话一样,是取悦外界的工具。好像对孩子来说,让父母和老师开心,能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而更加有安全感。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温柔陪伴、耐心等待。亲爱的爸爸妈妈,放轻松,别着急,就让他(她)用自己的步调,用自己的节奏,慢慢跟上来。
教育就是等待。
爱的美妙,都在守候和等待里。
除了老师,更多时候,父母无意中的一句气话,就能把孩子逼上绝路。
悲剧屡屡发生
一位姑娘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极度沮丧,可就在这时,父亲说了一句:“考得这么差,怎么不去死啊!”
明明是一句气话,可那情那景下,姑娘信以为真了,留下一封“让你失望了”的遗书就跳楼自杀了。
沈阳市曾经对少管所孩子的犯罪根源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一半以上孩子的童年都遭受过父母的精神虐待。
一个16岁的男孩说,“我12岁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我妈从来没夸过我,每天骂我猪脑子,废物。”他一边说,一边用力搓着额头。
这些男孩童年时期无一例外在“猪脑子”,“就知道吃”,“你看看人家孩子”,“谁都比你强”,“你怎么不去死”的辱骂中度过。
他们变得自卑,自我厌恶,积累大量负面情绪且很难排解...直到演变成他们手中一把把致命的刀和枪。
人们总把语言的杀伤力挂在嘴边,却没有什么概念。直到这样的惨剧出现时,我们才发现,语言的杀伤力,可以强大到用一句话杀死一个人。
当然,还有一种语言暴力是无形的,它在短期内对人可能不会产生很大的伤害,但长此以往,后果必然很严重。
经常听别人说,“一个人最高的教养,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这也恰恰反映出:最爱的人伤你最深。父母子女间更是如此。
家长怎么做?
为人父母,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每一个父母都在承受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就传染给自己最爱的人,孩子就会遭殃。
大人们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如果控制不了,那就远离孩子,避免孩子成为炮灰。
告诉自己的孩子,最近心情不太好,但是跟你没有关系。
让我自己安静一会就行,这样既免于冲突,你还为孩子示范了正确的情绪处理方式,多好。
如果没忍住说了不该说的话,那就及时弥补,第一时间跟孩子道歉,道歉没什么丢人的。
其次,允许孩子犯错,每个错误都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就像孩子小时候学走路,一定是需要经历摔倒的,他在摔倒爬起的过程中,才
学会掌控自己身体的平衡。
孩子犯错的时候,自己也会受到打击,这时家长如果能够蹲下身来轻声说话,对孩子的努力给予肯定,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能量。
第三,父母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就是让他们积极地看待自己
孩子的世界是一张白纸,你给予他爱,他传承爱,也会爱别人;
你给予他恨,施加于他暴力,他也会恨别人,施加别人于暴力。
暴力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
而语言暴力对于一个孩子的伤害,更甚。
教育的目标,首先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弱者才使用暴力,好的家长只会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