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发音、理解和表达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与发声器官的完善和大脑的正常发育有着密切关系,从广义上讲,文字、声音、视觉信号和手势都属于语言。宝宝从只会哭叫到能够发音,再到能给爸爸妈妈讲简单的故事需要多久?早产宝宝的语言发育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宝宝语言发育进程一览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语言发育进程可以分成7个进步比较明显的阶段:
①3~4月龄:从只会哭叫到能够咿呀发音;
②6~7月龄:可以听懂自己的名字;
③12月龄:能说简单的词,比如“再见”、“没了”等;
④18月龄:能够用15~20个字,能够指认并说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
⑤24月龄:能指出简单的人、物品和图片;
⑥3岁:能指认许多物品名,并说出由2~3个字组成的短句;
⑦4岁:能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
宝宝是如何一步一步学习语言的?
宝宝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宝宝语言能力发育的生理过程,宝宝的语言能力与发声器官的完善和大脑的正常发育有密切关系1。
1发声器官的完善宝宝发声器官通常需要经过6个月的发育,才能在结构上逐渐接近成人。出生后只能发出简单音节,发音短且孤立;4~6月龄时,声道逐渐发育,可以从简单的喉音逐渐发展,到可以熟练应用各种声音;6月龄后,宝宝通常开始咿呀学语,能组合复音和原音,把声音编码成母语的一系列形式,并且能变化声调,但尚未完全理解语言的意义。
2
大脑的发育
宝宝大脑的发育过程主要体现在语言理解能力的进步上,可以分为语音知觉与词语理解这两方面。
①语音知觉:通常来说,出生不到10天的宝宝就能够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
②词语理解:宝宝8~9个月龄(或更早)时,已经能根据情境听懂一些语言,并且作出相应的简单反应。比如问宝宝“爸爸在哪儿?”,宝宝会看向爸爸。但是最初的这种对语言的反应并非对词语的确切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的反应,如果把问题换成“猫咪在哪儿?”,宝宝也会看向爸爸。通常要到11月龄,宝宝才能做到不依赖情境,真正理解词的意思。
早产宝宝的语言发育与足月宝宝有什么不同?
由于过早出生,早产宝宝的大脑发育情况可能会对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存在长期不良影响,甚至可持续到成年。尤其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28周),这些早产宝宝儿童期的早期和中期在语音、语义、语法等多个语言功能方面的表现均不如同龄足月宝宝,即使到12-16岁,依然存在语法和语义表现较差的情况。
研究证实,早产宝宝的语言发育有滞后的现象,受到胎龄、出生体重、性别以及社会因素(如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
阻碍宝宝语言发育的因素还有哪些?
除因早产导致的大脑发育差异外,还存在一些可能阻碍宝宝语言发育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因素,即宝宝本身患有语言类障碍或疾病,如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言语失用症等,这一类疾病可以导致宝宝出现言语迟缓、语法错乱等问题。
继发性因素,即因患有其他疾病导致宝宝出现语言障碍,常见如:
①脑瘫:舌肌协调困难或痉挛、听力丧失、同时存在智力障碍或大脑皮层缺陷;
②自闭症:言语延迟并发智力障碍,难以发起和维持对话,语法错乱,沟通障碍、社交障碍、重复行为、兴趣局限;
③选择性缄默症:在特定社交场合(例如学校)言语困难;
④智力障碍:表现出理解上的缺陷;
⑤听力下降:建立口语后出现听力下降,表现为说话流畅;开始说话前听力下降,表现为语调、语速、节奏和音量方面不协调。
宝宝的语言能力与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密切相关,建议爸爸妈妈尽早对早产宝宝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和干预,帮助宝宝提升语言能力,促进语言发育,减少早产对宝宝语言发育的影响,使早产宝宝可以全方位的追赶同龄足月宝宝。
参考文献:1.曹敏辉,刘黎明.婴幼儿语言发育规律及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
2.GOSHFOUNDATIONTRUSTSpeechandlanguagedevelopmentfrombirthto12months[OL].London[-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