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4日-16日
儿童心理咨询与
游戏治疗实务
(初阶)
干货满满
.7.14-7.16
年7月16日,为期三天的儿童心理咨询与游戏治疗实务培训(初阶)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心理学会主办,泉州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泉州市幸福家庭社工服务中心承办,由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台湾游戏治疗协会的理事长许育光老师主讲。在这三天的时间里,许老师围绕儿童中心游戏治疗理论,不断的通过理论的讲解以及实践体验活动来训练大家成为“不评判、不发问、仅跟随、创造接纳的场域”的儿童心理咨询师~
第一天,许老师首先介绍了游戏治疗的基本概念以及游戏治疗的应用领域和学习案例、应用范例、测验种类以及游戏治疗的作用。为了这次的课程,学员们特地带了十种玩具来的我们的培训现场,随后大家分组分别以玩具的口吻轮流向组员介绍自己小的时候~
小组活动之后,许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阿德勒个人心理学的理论,并让大家分组讨论在儿童时期,哪个层次的需求是最重要的。
为了让大家更充分了解儿童,明确每个孩子都是有独特的气质,许老师首先介绍了儿童天生气质的一些类型,如活动量、规律性、适应度、反应强度等十点,然后让大家想想小时候是什么样子,进行自我评价~并让大家互相分析与分享
小组分享后,许老师介绍了七钟儿童情绪困扰常见的表达方式、哪些孩子需要进游戏室治疗、儿童心理问题的诊断与理解、常见儿童心智诊断等内容~
在下午的时光,许老师重点练习与展示了如何在游戏室的时候如何通过语言来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十种情景对话来学习治疗性对话,学习如何在游戏治疗的过程中不发问~
然后许老师向大家展示了游戏室以及各种游戏室的建设、设施,让大家对游戏治疗室的布置与玩具的选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第一天的最后阶段,许老师让大家在小组分成治疗师、儿童、以及观察者,进行游戏治疗的练习,让大家深切感受如何在咨询中运用治疗性对话,如何在游戏中跟随儿童
第二天一开始,许育光老师鼓励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游戏治疗室的设计方案并画出来,并对各组的设计方案进行一一讨论与分析
随后,许老师趁热打铁,将游戏室建设的一些事项、目的、选择、特质等理论知识一一向大家介绍~接着对游戏治疗室玩具的选择标准、选择原则以及玩具的分类进行详细的讲解。茶歇之后,每组选出1个孩子、1个咨询师,其他4人为观察者,进行从将孩子从门口带入游戏治疗室到给孩子做游戏治疗的15分钟小练习,练习结束后,大家对相关问题做了谈论,许老师也积极的解答大家在练习中的疑惑与产生的问题,并对一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了示范。
下午,许老师介绍了在游戏治疗中的父母咨询与系统工作,如何进行初次会谈、如何向父母解释游戏治疗,相关的工作如何开展;并且邀请志愿者学员,向大家示范了如何同父母进行会谈。
接着许老师让大家动手做一个布偶,大家霎时间热火朝天的动起手来了~
经过大家的努力,一个个布偶制作完成啦
布偶制作完成后,许老师带领大家进入了相互说故事环节,让大家利用手中制作完成的布偶来互动讲故事。在游戏治疗中,通过孩子、父母相互说故事的过程,教导孩子用更积极、正向的方式来面对问题。
大家之后也在小组内练习了起来~
时间过得飞快,一下子来到了第三天。第三天一开始,许老师邀请一位学员将自己的孩子带到现场来,向全体学员们示范了如何进行一次完整的游戏治疗过程,让大家对游戏治疗有着进一步的认识。(遵从咨询师的保密原则~我们肯定没有拍摄案例示范的照片啦~但是还是有我们给孩子布置的简易游戏治疗室的照片~)
随后,许老师趁热打铁,将游戏室建设的一些事项、目的、选择、特质等理论知识一一向大家介绍~接着对游戏治疗室玩具的选择标准、选择原则以及玩具的分类进行详细的讲解。茶歇之后,每组选出1个孩子、1个咨询师,其他4人为观察者,进行从将孩子从门口带入游戏治疗室到给孩子做游戏治疗的15分钟小练习,练习结束后,大家对相关问题做了谈论,许老师也积极的解答大家在练习中的疑惑与产生的问题,并对一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了示范。
案例展示后,许育光老师向大家讲解了在游戏治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设限”,从什么时候需要设限,如何进行设限等问题。
下午,许老师接着上午的内容讲解设限的意义,并对通过游戏治疗来对多动症、高攻击行为儿童、亚斯伯格症、选择性缄默症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与探讨。最后,许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游戏治疗的主要学派以及常见的游戏治疗结束的运用。在学员们约定进入儿童心理咨询与游戏治疗,帮助更多的儿童后,此次的培训顺利落幕啦~
下一次,我们进阶见~
看看优秀学员的风采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