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和自闭症都是从西方传入国内的概念,很多家长对感统失调和自闭症都不甚了解,以为是少部分孩子才会患的,更不了解感统失调和自闭症这两者的区别有哪些,今天,我们与您分享“感统失调和自闭症的区别”。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自闭症是属于感统失调的范畴,是非常严重的感统失调了,感统失调的范围很广;感统失调是儿童发展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不是病症,是孩子大脑发展遇到障碍的表现,而自闭症国际上定义为精神残疾,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感统失调作为一种表现诊断,可以视作为“不严重的自闭症”,或者认为是“自闭症前兆”。
感统失调/自闭症的区别
1.感统失调包含了前庭感觉统合失调、平衡感觉统合失调、触觉统合失调、本体感觉统合失调、视听觉统合失调,孩子一旦患有感统失调必定是综合性的。而自闭症的根本原因也是感统失调,二者是包容的关系。2.孩子感统失调的主要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写字笔画或部首颠倒、动作不协调、爱哭黏人等等。而自闭症的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在婴幼儿时期回避目光接触,不愿与人亲近。3.自闭症造成的原因较为复杂,目前认为是由多种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问题等协同作用下的综合症。而感统失调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城市病”,主要是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刺激和运动造成的。自闭症的主要症状
1.社交障碍社交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表现,主要体现在不理会家人的感情表达、声音、动作、抗拒和家人进行身体接触;幼儿园有了社交活动之后,自闭症的孩子很难和别的小朋友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不喜欢和人交流,也不会向他人倾述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通常是自己一个人玩。2.交流障碍自闭症的孩子部分可能也会有语言交流障碍,严重程度和自闭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而且可能还会伴有语言发育延缓的现象,有些自闭症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还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严重之后,语言能力也会渐渐消失,只会重复性的说一些叠词。3.行为刻板重复行为刻板是类似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比如出门必须按照相同的路线走,支持固定的饭菜,还会机械性的重复某一种动作。4.其它的表现精神发育迟缓的症状会在75%的患儿中出现,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宝宝有患癫痫的可能。还有一些宝宝即使患有自闭症,依旧会在诸如绘画、记忆、书法等领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才能。感统失调的表现
除了注意力不集中以外,感统失调的孩子还会有以下这些表现。1、转圈容易晕或者怎么转都不晕;2、情绪不稳定,浮躁,太过兴奋或者异常安静慵懒;3、左右混乱,容易迷路;4、有些孩子出现语言发展迟缓(前庭觉);5、笨手笨脚,跑步姿势不协调,容易摔倒;6、系鞋带,纽扣,刷牙洗脸等有困难;7、手工能力差;8、很难学会脚踏车,跳绳,拍球,翻跟斗等基本的活动(本体觉);9、不喜欢洗脸,洗头发,害怕光脚踩沙子,对衣服的质地要求高;10、脾气暴躁,孤僻,不合群;11、咬手指,偏食;12、过分粘人(触觉);13、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家长的话,老师布置的任务(听觉);14、写字上下颠倒,偏旁部首错乱,阅读跳行,易忘记学过的字(视觉)。关于感统失调和自闭症的区别,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呢,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问询“天卫婴幼儿教研室”0~6岁婴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行为发展,其影响会一直延续到成年期。许多成人期的疾病和心理行为障碍,总能在婴幼儿期找到相关的因素和病因,而婴幼儿时期是人在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每月、每周,甚至每日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快速变化的过程,增加了婴幼儿早期对内在的和外部的环境因素的敏感。因此,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有变化,都可能对婴幼儿今后的健康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就在这里:
“婴幼儿健康成长指导师”开始接受预约报名了培训对象:幼儿园及幼教老师、育婴师、月嫂以及热衷婴幼儿教育工作的个人、家有(0-6岁)婴幼儿监护人;报名-魏老师刘老师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