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可以闷头抽烟什么都不说,恋人可以坐一起静静地听音乐享受安静,好基友可以无缘无故互望一眼就二逼地笑了。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却低头玩着手机。我不这么认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其实是没话可说却装着很热情聊天的时候。正像一个人最孤独的时候,不是独处,而是在热闹的人群中。
吐槽青年出品
文曹林
电梯里遇到领导,又没话可说,是件很难受的事。多年前,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前同事在电梯中遇到老总,偏偏老总也是个不太爱说话的文人,打完招呼后两人彼此对视无话可说。电梯里就两人,旁顾左右无视存在会显得不太礼貌,看着彼此相对无言又很滑稽,狭小的空间里写满尴尬。电梯开门时,这位仁兄觉得此时此景不说点什么,实在对不起老总,于是,拍了拍老总的肩膀(另一版本是“摸着自己的头”),说了一句注定会成为经典的雷语:我会好好干的。
这种尴尬,叫没话找话的尴尬。
毛姆说过:我发现,你无话可说的时候就别说话,在你不知如何回答别人的话的时候就保持沉默,这是生活中一个很好的策略。――是的,像微笑一样,沉默是个好东西,能避免很多问题,可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时候,有很多需要打破沉默、没话找话说的社交状态。对爱说话的人来说,那是她左右逢源展现自己社交才能的舞台,而在我等不爱说话的人来看,那是煎熬。李宗盛在歌词中写道:这世界是如此喧哗,让沉默的人显得有点傻。
电梯里遇到半生不熟的人,厕所里遇到领导,不三不四的饭局上和一堆陌生人坐一起,遇到尴尬需要打破沉默的时候,带着现女友遇到前女友带着现男友,不爱说话的人被人起哄推出来讲几句,不善应酬的人置于热闹的社交场合,等等,相信你我在生活中都遇到过某种没话找话的难受场景。很多人恐惧社交的心理障碍就是没话找话。一个不太爱说话的作家谈过这种感受,他说:平时我受不了爱讲废话的人,可是,在某些社交场合,我却把这样的人视为救星。他一开口,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保持缄默,不必为自己不善于应酬而惶恐不安了。
手机在很多时候解脱了人们,遇到那种快犯尴尬癌、没话找话说的状态时,可以低头玩手机。刷着手机,大家可以心安理得地保持沉默而不必装着热情的样子制造话题。聚会时低头玩手机常被诟病,可旁观者不知道,真应该感谢手机的存在,各人低头玩手机,真比那种没话找话说要舒适很多。很多时候沉默是比较尴尬,可宁愿保持沉默的尴尬,也不要那种绞尽脑汁没话找话的尴尬。这句话说得深得人心:宁愿保持沉默让人看起来像个傻子,也不要一开口就证明自己确实如此。
手机在现代受到很多批判,很多人无法理解现代人为什么那么依赖手机――我理解这种依赖,因为手机绝对地尊重着人的自主性,把人从“他人主导”的社交中解脱出来,让一个人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去主导社交。手机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可以随意选择社交场景,可以选择社交对象,可以以让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说话去沉默,不必没话找话,可以避免现实社交场合给人带来的种种压力。手机在很多时候也确实成为人们的救星,尴尬沉默或话不投机时,低头刷手机。
相比嘈杂和热闹,沉默有时候更可贵,可社会会把沉默当成一种社交缺陷,社交对那些天生不太爱说话的人会形成压制,羞涩内向的人受到较低的评价甚至排斥,什么场合下总能找到话题夸夸其谈喋喋不休废话连天的世故圆滑者更吃香。沉默的价值被贬低,“不太爱说话”被当成缺点。
“你觉得爱情是什么?”——“舒适且不尴尬的沉默”。这句话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其实不只是爱情,人际关系也是如此,评价两人关系如何,就看有没有这种舒服且不尴尬的沉默。父子可以闷头抽烟什么都不说,恋人可以坐一起静静地听音乐享受安静,好基友可以无缘无故互望一眼就二逼地笑了。有人调侃低头族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却低头玩着手机。我不这么认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其实是没话可说却装着很热情聊天的时候。正像一个人最孤独的时候,不是独处,而是在热闹的人群中。
在下面的评论中说说你遇到过的“没话找话”状态吧:)
曹林时事评论作品集:《时评写作十讲》、《北大熏出来的评论》、《时评中国》、《不与流行为伍》、《快时代慢思考》、《拒绝伪正义》,欢迎在天猫“新华文轩”选购,享受多重优惠。读曹林时评,读这个时代!
曹林你们也跟我一样吧
赞赏
人赞赏
韩志国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中科白癜风让国庆不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