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晚,不容忽视

孩子学说话,有的说话早,有的说话晚,因人而异。但是如果孩子说话比正常发育晚半年以上家长们就要提高警惕了,2~3岁是婴儿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不要因此而耽误了孩子的最佳干预时期,不同孩子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超过4岁。

一般婴儿出生就会哭,3~4个月开始咿呀作语,7~8个月会发重复音节,如爸爸,妈妈等,10~12个月会知道大人说的一些熟悉的事物和人,比如宝宝的小汽车呢,爸爸呢等,1岁会模仿大人说一些简单的单字,开始学习语言表达,2~3岁可以较自如的用单词单句进行表达,如吃饭,我吃好了等,4岁基本可以掌握汉语的大部分发音。

父母应尽量根据幼儿语言发育的规律进行引导。

儿童语言的发生依赖以下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一、生理条件

1、发音器官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否异常(鼻腔,口腔,咽腔,喉,声带等),如:喉软骨发育不全,鄂裂等

2、听觉器官的发育是否异常(外耳,中耳,内耳),如:中耳炎,咽鼓管狭窄等

3、大脑神经中枢的成熟与否,如:语言中枢发育迟缓,脑炎等

4、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否异常,如:肺炎,呼吸异常等

二、智能迟缓如:21-三体综合征

三、发育障碍如:自闭症

四、心理、行为障碍如:选择性缄默症

五、环境因素:很多家庭里,语言环境复杂,如爷爷奶奶讲家乡话,爸爸妈妈讲普通话,面对几种不同的语言,孩子很难同时去理解,就容易造成不知该跟谁学,很可能就选择不说,同时很多老人带孩子本来话就少,每天把孩子吃饱穿暖就好,如果这种情况下,父母下班回来再不和孩子进行充分的语言交流,那么孩子就会缺乏学习语言的情境,语言发育自然受影响。

家长们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找到症结所在,对症治疗,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从而不耽误孩子最佳治疗时机,给孩子营造健康的生活。

在儿童发育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的参与对孩子发展非常重要,父母的行为及教育方式将贯穿孩子的一生。

建议及指导

1、给宝宝单独的语言环境,一个家庭里不要出现两种语言,保证语种统一

2、多和宝宝进行目光交流,积极鼓励宝宝开口,多给宝宝说话的机会3、多教些生活常识,如水果,蔬菜,五官等

4、多让孩子学习模仿,如小猫“喵喵喵”动作

5、多让孩子照镜子,提高对自我的认识

6、多让儿童玩一些健脑益智的玩具和游戏

7、多让儿童听些舒缓的音乐,如贝多芬交响曲,莫扎特等

8、多带孩子出去接触其他人

9、多给予鼓励及表扬

康复中心ST组

赞赏

长按







































昆明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google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yy/33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