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入门第三章心理结构之一4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789695.html

第三章心理结构(之一)4

初级过程的思维在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中十分明显,而且由于它在精神生活如此的突出,以至于形成那些精神病人的主要症状。在中毒或脑器质性疾病造成的各种谵妄案例中,在病因不明的严重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案例中都可以见到初级过程的思维。但初级过程的思维本身并不是病态的。在这些案例中,病态表现在缺乏或者未出现次级过程的思维,而不是因为有了初级过程思维的存在。成人的生活中,初级过程的思维占了优势或占了全部的活动时,才构成了病态。尽管初级过程思维给我们留下的最初印象十分奇怪,下面的讨论将有助于对它更好地理解,使我们认识到,它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熟悉得多。

如我们知道,幼儿的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时间感。要经过几年的时间,儿童才会有时间感。在此之前,儿童只能理解“这里与现在”,由此可以看出,初级过程的思维是儿童早期的一个常见的特征。同样,用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观点的倾向也是儿童早期的特征之一,这是会说话以前的儿童所必须有的思维方式。至于我们所介绍的混乱的、不合逻辑的、概要性的特征,以及修饰性连接词的应用,甚至是反向虚词的应用,在书面言语中要比在口头言语中更为常见。在口头言语中,大量的意义可用上下文、手势、面部表情及声调来表达。而且,说话的方式越口语化,越不正规,句法越简单。一旦离开了上下文,说的话本身越易模糊。如,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这句话,说话人如果用严肃的、开玩笑的或讽刺性的方式来说,就分别指几种不同的含义。如果说话的人是在讽刺,“伟大”一词则表示字典所给出的定义的反义。这种用反义语来表达,乍看似乎是初级过程的思维中最令人难懂的一个特征,但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中却很常见。由于如此之常见,以至于我们不意识到它的频繁性,除非我们特别注意。类似的,用整体来代表部分,或用部分来代表整体,或用暗示或类似物来代表都是在诗歌中所追求的思维方式,在玩笑与俚语中也常见。甚至用非言语的方式来表达观点也常常潜入我们的意识生活。虽然我们的艺术修养可能不很高,我们也会用诸如“整个故事用语言难以描述”之类的话来形容一些图画。我们将会认识到,这种企图在幽默的动画片、漫画及广告图像中很是常见。这些例子都表明,初级过程的思维并不像我们起初所假想的那样,与成人有意识的思维不相容。显然,在整个一生中它都存在,并持续地起着虽然是从属的但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就像我们在下一章将见到的那样,在正常情况下,自我保持着暂时地逆转到儿童所特有的不成熟模式的能力。这常见于不管是否以饮酒来增添情趣的成人在玩游戏、开玩笑之时,也可以在睡觉、做梦或醒时做白日梦时出现。在这些情况中,初级过程的思维比次级过程的思维有明显的短暂的增加。后者就像我们已说过的那样,在成人的正常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虽然我们到目前为止已概括了初级与次级过程思维的基本要素,但还要谈谈以下几点,以使读者更好地探讨有关这些主题的精神分析文献。首先,为了更好地界定初级过程的思维,精神分析文献中用了两个术语来描绘这种思维的一些持征。这两个术语分别是“替代”(displacement)与“缩合”(condensation)。技术上,精神分析的“替代”是指用整体代表部分,用部分代表整体,或用与某一个观念或意象有联系的观念或意象来取代之。弗洛伊德假定,这类取代是由于或者依赖于投注,即心理能量释放的转移,使它从某一个思维或观念转到另一个上去。为此,他选择了“替代”一词,被替代的就是投注。另外,此术语显示了初级过程的思维与内驱力能量(也叫初级过程)特有的调节方式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情况下,初级过程的思维所特有的替代的倾向与我们已介绍过的初级过程所特有的投注的移动有关。“缩合”这一术语,用于指单一的话或意象,甚至是其中的一部分,来表示几种观念或意象。像替代一样,“缩合”这一术语选用来指过程所依赖的能量的替代,弗洛伊德假定,当许多心理代表物被一种所代表时,对这些代表物的投注就缩合在一个上了。另一个初级过程思维的特征是象征性的表达(symbolicrepresentation)。虽然它很像我们已经讨论过的“替代”这一特征,我们还是把它当作独立的、特殊的一个特征来考虑。弗洛伊德对梦及神经症进行研究的早期(年)发现,梦或症状中有一些成分对不同的病人来说具有相似的涵义,而这涵义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又不同,尤其奇怪的是,病人自已并不知道其涵义!如,在梦中,一对姐妹常代表乳房,旅游或缺席代表死亡,钱代表粪便,等等。这就好像人们在潜意识里运用一种秘密的语言,无法有意识地去理解它,也像没有语言的字母,弗洛伊德称之谓象征。换句话说,在初级过程中,可能用金钱作为与粪便完全一样的象征,用旅行来代表死亡等。这确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实。因此,这一发现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同样也激起了强烈的反对。之所以造成这么多人的兴趣或反对,是因为被象征所表达的事物及观念是被禁止的(如性的或“下流的”)。可用象征来代表的事物并不很多,包括躯体和它的各部分,尤其是性器官、屁股、肛门、尿道与消化道及乳房;最接近的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某些躯体功能与体验,如性交、排尿、排粪、吃、哭、发怒及性兴奋;出生,死亡;以及其他一些。读者会注意到,这些事情都是小孩感兴趣的,换句话说,它们对自我还未成熟的个体是很重要的,此时,初级过程在个体的思维中起主要的作用。对初级过程及次级过程的讨论就到此为止。现在,我们转向内驱力能量理论的另一个方面,去了解自我如何从本我中分化出来,以及随后的发展。这一方面叫内驱力能量的中立化(neutralizaltion)。中立化的结果是,迫切地、尽快地需要释放的内驱力能量(如所有的本我投注)变得可被自我所接受,在自我的支配下,按照次级过程来完成它的各种工作与愿望。这样,我们把未中立化的内驱力能量与初级过程相联系,虽然我们并不肯定中立化与次级过程的建立与操作之间的准确关系。首先,中立化是渐进的,而不是突然的变迁。其次,被自我功能所接受的能量对自我是必需的。没有能量,自我就失去功能。我们说中立化是渐进的,指的是这种转化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点一点地发生的。就像与自我发展有关的其他变化那洋,它是一种逐渐发生的变化,而且与自我的成长是平行的。中立化对自我的成长来说是极重要的。如果我们试图给中立化的能量下一个定义的话,一个最简单、最易理解的定义是,它是一种从原始的、性的或攻击的能量明显地转变而来的能量。这一内驱力能量去性(desexualization)的概念,是弗洛伊德(年)认为性驱力是惟一的本能驱力时所提出的。近些年来(指四五十年代——译者注),作为伴随物,“去攻击性”(desaggressivization)—词已被引进。但是我们认为,不论是对性能量还是攻击能量,似乎简单地称中立化更可取。中立化一词是指一种个体活动。这时,个体停止了通过投注释放而获得内驱力的满足,转而开始为自我服务;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接近原始的、本能的形式的事情中),都明显地或完全地脱离满足或投注释放的需要。下面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之。儿童最初的讲话尝试,就像不成熟的自我的其他活动那样,对各种内驱力的投注提供了一种释放途径。很难或不可能全面、准确地知道幼小儿童在讲话时所释放的内驱力能量是什么,但我们可以肯定其间有下列几神:情绪的表达;与成人或年长兄弟姐妹的认同;与成人玩游戏及贏得成人的注意。然而,这时的语言运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这种满足,即使缺乏最初所伴随的那些直接的满足之时,也可用语言来交流思想。那种最初的原始的内驱力能量已被中立化,并为自我服务了。我们要强调,像谈话这一类的、活动与内驱力满足之间的关系,在生命的早期是正常的。没有内驱力能量的贡献,语言的获得将会受到严重的妨碍。我们可以在临床的实例中,如在孤独的缄默症儿童、精神病儿童中看到这一事实。这些儿童与成人没有令人满意的关系,他们的言语只有在治疗的过程中,即重新开始有了或第一次有了满意的关系时才能恢复或首次产生。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到的内驱力能量未能充分地中立化,或者在后来的生活中,未进行中立化,讲话或供它利用的中立的能量被重新本能化了,那么神经症患疗的冲突就会干扰自我的功能。不管是否有内部冲突,个体都具有这种功能。从儿童的口吃(不适当的中立化)及癔病失语(重新本能化)可以见到这种本能化的结果。附带地,我们可以加上,重新本能化(去中立化)是退行现象的一种表现。关于退行,在第二章我们已提过,在第四章还要讨论。中立化的能量是在自我的支配下执行一些自我功能的。这符合自我的操作是自主的这一事实,因为这些操作一般地不受内驱力的变迁(至少在幼儿期之后)以及由内驱力所引起的内在的心理冲突所干扰。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这些操作是自主的。但是,它们的自主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且如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在一些病态的情境中,它们支配的能量可能是重新本能化的,它们的活动受来自内驱力的欲望所影响,或者受这些欲望的冲突的影响,甚至任这些欲望所摆布。(沈德灿译)文章转载至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yf/58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