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yan
多年从事媒体工作,专栏作者。长子乐渔患有孤独症,生育次子后从媒体离职,从事孤独症公益、特殊教育、儿童教育和阅读推广工作,主持孤独症生活类杂志《2,April·星日》。
国内第一部以孤独症儿童家庭群体为主角的全景式纪实作品《蜗牛不放弃》。
那些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也许就像是一只小小的、慢吞吞的蜗牛,你看起来轻而易举的高度对他来说如同登天。但不管你看得见看不见,不管葡萄是否还在枝头,他一直都在爬,从未放弃。他们在向世人宣告,他们不是天才,也不是"废人",而是在不幸的命运中努力成长的蜗牛宝贝。
《蜗牛不放弃》诠释着星星的孩子们那股坚持、勇敢、永不言弃的坚强,虽特殊但不特殊的活着,努力的爬行,一步一脚印。我和我的孩子一直在这里,我们一直在努力,如果有很多人仍然没有看到和听到,那说明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从来不是来自什么人的恩赐,而是来自每一个人从自身出发的,一点一滴的推动。
最后,用《蜗牛不放弃》一句话来表达我们的心声:“籍着我们彼此之间永不枯竭的爱,我们或许终能得到救赎。
什么是孤独症呢?为什么会患有孤独症呢?孤独症的表现特征又是什么呢?带着一系列的好奇与思索,让我们一起随《蜗牛不放弃》去收获十足的干货吧!
一、孤独症概述:
儿童孤独症是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局限、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二、主要病因:
1.遗传因素
有研究表明该病同卵双生子同病率(36%~46%)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同病率(0~24%),同胞患病率为2.5%~3%,比普通人群高50~倍,提示该症与遗传因素有关。
2.脑器质性因素
该症患儿脑电图异常、神经系统软体征及癫痫发作者多。磁共振研究表明部分患儿存在第四脑室扩大、小脑蚓部小叶发育不良及脑干明显缩小,提示该症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所致的功能障碍有关。
3.神经生化因素
目前研究发现约1/3的该症患儿血5-羟色胺增高,还有研究表明,脑脊液中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水平的增高,与该症的刻板行为有关,5-羟色胺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的增高与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
4.免疫学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部分该症患儿T淋巴细胞、辅助T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由此可能使患儿在婴儿期或新生儿期易受病毒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发生儿童孤独症。
三、孤独症的表现
1.社会性互动障碍在感知他人情绪状态,表达自己情绪以及形成依恋关系方面存在困难。缺乏与亲人对视、交往、沟通的愿望和技巧,难以建立起感情依恋。拒绝与同龄孩子交往,很难参加集体活动,喜欢封闭自己。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展迟缓、缄默。几乎所有孤独症儿童都难以使用语言,他们不会主动说话,即使说话也给人自言自语的感觉。听不懂别人的指令,也不能正确理解别人的语言,通常用肢体语言让他人完成要求。例如孤独症的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他不会用语言来征得同意,而是用带有攻击性的动作去抢。
3.智力异常孤独症儿童有70—80%是弱智,极少数是天才,在数学计算、机械记忆或音乐等方面有突出能力,但在其他方面仍处于弱智水平。
4.强迫性和刻板行为有日常规范和重复行为方面的强迫性需要,如果家里的日常用品改变或移动时,他们往往会大发脾气,直到把东西放回原位才罢休。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有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也有一些积极品质:如可爱、富有同情心、有思想和创造力等。
END
来源:瑞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编辑:陈思瑶王小珍
美编:王小珍
审核:温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