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台湾广告,又赚了我的眼泪

4A广告文案精选(ID:aaaacopys)独家编辑

我们活在一个以“快”为主题的时代,碎片化阅读、影评式观影、倍速播放式追剧……

我们的触觉神经像一阵风,匆匆掠过,以为自己捕捉到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留下。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一个故事了?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支台湾广告微电影,有一点长,适合在这个夜晚,慢慢地沿着故事的枝蔓,感受脉脉的温情。

时长10′17″

来自火葬场女孩的真实故事

《第三个愿望》

〃故事〃

陪伴教室的陈老师接收了

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小薇

(她总是一个人沉默着看书、玩耍、画画)

为了更好地帮助小薇

陈老师走进了小薇的家庭

小薇不说话的原因

是因为患有口腔癌的父亲不能说话

“爸爸不能说话,我也不想说,

爸爸就不会是一个人了”

经过陈老师的引导

小薇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不再沉默

片尾陈老师的感悟,引人深思

有人说,人一生中

至少会说超过万句话

说与不说

有时因为爱,而变得太慎重

但也因为这么慎重,才会在心底很久很久

〃观点〃

这支广告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片子用朴实的镜头语言叙述了这一切,没有炫技也没有刻意煽情。带给大众的,更多是冷静的思考。

广告片向我们展示了关于帮助弱者的另一种态度——理解。我们在面对不幸时,常常会怜悯,但怜悯本身会划开我们与弱势群体的距离。

正如广告片导演在手记中谈到,“我们常在怜悯中,忘记去平等的理解他人。”

但片中的陈老师不一样,她选择了以平等的身份去理解,去走近。

这也是这支广告片的目的所在:透过对等、理解与相互扶持,来传递品牌“为下一代,着想未来”理念。

〃价值〃

一支广告片可以传递的信息,远比我们想象的多,也比我们想象的深刻。

广告是可以有思想的。传递品牌对社会的思考,传递一种理性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

这样传递积极价值观的广告片,大概代表的就是一种广告人的坚守吧。

一个互动

最近有些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zhoumeirongyuan.com/jmzyy/5926.html


当前时间: